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休谟的正义理论一方面坚持"互利原则",把功利视为正义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主张"同情原则",认为同情是正义感的来源,正义来自人们对公益的关心.休谟正义理论中的这个矛盾,表明正义本身所包含的两层要素:正义既具有有利于当事双方的互利性,又要求当事双方有着互相认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两三年来,对工程伦理的探讨构成了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理论生长点,研讨主要集中于工程伦理学的可能性、内涵、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当前中国工程伦理学的研究还处于崛起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交流,系统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现代意义的分配正义要求某些资源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通过国家强制手段进行再分配,以提供给每个社会成员一定水平的物质待遇。此种分配正义的成立,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性条件:第一,分配之客观基础是可能的:分配作为一种统一设计的制度性安排是可行的;第二,分配之道德基础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古典形态,秦汉时期道德生活在变动格局方面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它不但具有由多样性向统一性、由非标准性向标准性、由特殊性向普遍性运动的态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统一化、标准化、礼制化与反统一化、反标准化、反礼制化的斗争。从空间格局上看,在当时多样的道德生活中,还存在着非主流道德生活与主流道德生活的相互转化性。就道德生活与法律生活的关系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互动性,这集中地表现为法律是当时道德生活标准化、礼制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德性是古希腊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对德性统一性的追求也是古希腊道德实践与思想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从荷马史诗、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表现了对德性统一性追求的不同路径。而德性统一性问题与古希腊对德性本身的理解有着必然联系,但从更深层意义上说,是由古希腊现实社会状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16日至18日,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浙江财经学院与浙江省伦理学会承办.来自中直机关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思想宣传部门的170多名伦理学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员大会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常务理事、会长、秘书长、副会长等并围绕"中国伦理学三十年"这一主题展开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