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脑中线电极诱发的μ抑制波(包括α和β频段)是人类镜像系统活动的电生理指标。尽管音乐情绪表现被认为是通过模仿个体的心理状态来实现的, 但是尚未有研究探讨人类镜像系统与音乐情绪加工的关系。本研究通过EEG技术, 采用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 探究人类镜像系统是否参与和弦情绪的自动加工。愉悦或不愉悦的和弦启动情绪一致与不一致的目标面孔。行为结果显示, 被试对情绪一致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情绪不一致面孔的反应。EEG结果显示, 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500~650 ms之间, 与情绪一致条件相比, 情绪不一致条件诱发了β频段的去同步化。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300~450 ms, 无论是情绪一致, 还是不一致条件, 都诱发了α频段的去同步化。源分析结果显示, μ抑制波主要出现在人类镜像系统的相关脑区。这些结果表明, 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与人类镜像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借助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差异。启动刺激是声乐和器乐曲(小提琴演奏), 目标刺激是与音乐情绪一致或不一致的面孔表情图片。结果显示, 与一致条件相比, 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器乐曲诱发了N400, 而与面孔情绪不一致的声乐曲诱发了LPC。这些结果表明, 声乐与器乐情绪加工的电生理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儿童接受音乐训练, 试图通过音乐训练提高认知能力。针对认知活动中的语言能力、空间能力以及数学能力, 探究音乐训练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试图为音乐教育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音乐训练与认知能力的关系较为复杂, 但是, 音乐训练与个体的语言知觉和产生能力以及空间视觉化能力都存在正相关, 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这些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时间维度在音乐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 对音乐时间维度的加工受制于许多方面, 一方面, 音乐构成要素的特征影响着人们对音乐时间的加工; 另一方面, 听者的年龄、注意、工作记忆、音乐训练以及对音乐的熟悉性等因素也影响着他们对音乐时间加工的深度和广度。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确定音乐时间加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 并对音乐时间加工中基因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展的敏感期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