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班马次仁 《法音》2024,(1):55-60
<正>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以来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书写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清雍正、乾隆时期,国师章嘉·若贝多吉(1717-1786)在清朝统治者的支持下,凭借自己的智慧才能,忠实履行清朝中央边疆治理的政策方略,努力践行辅政安邦、饶益众生的历史使命,为促进清代汉、藏、满、蒙等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基础学科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的能力。中学生学习语言应有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在实践中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激疑激趣,促进学生主动求知。我在钻研教学理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具体实践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僵化的应试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大道理。平时老师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感兴趣。出现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藏族女尼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角色、社会价值和身份认同等问题的研究,已是时代所赋予的话题。本文以亚青寺女尼为例,通过分析女尼在寺院结构、教育、生活中的角色,探讨当代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5.
白玛 《法音》2002,(6):29-29
本刊讯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会议于4月26日至28日在结古召开。州委副书记、州长罗松达哇,州委副书记严金海、丁显成,州人大主任昂格,州政协主席昂江多杰,州政府副州长王玉虎、王秀琴以及州委统战部、州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莅会致贺。州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江格受州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委托,作了州佛协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经过充分酝酿,选举仲却活佛为会长,选举江格、秋吉、仁青木仁、公却江才、尼智、公保、桑巴生格、扎那文智、才旺、布琴久旺为副会长,诺桑当选为秘书长。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6.
在藏传佛教文化中,莲花生大师吉日法会从九世纪一直传承到今天,其内容和形式依据佛语和伏藏源远流长,本文就莲花生大师"初十吉日"法会及"古鲁羌姆"法会的缘起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6月29日,由河北师范大学联合河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民进河北省委员会和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烛光计划·百所乡村学校师生书法作品巡展”在西藏自治区林芝美术馆开幕。民进河北省委原二级巡视员潘光,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院长刘森,“烛光计划”发起人、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寇学臣,林芝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冯裕峰,林芝市人大机关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尼玛次仁,  相似文献   
8.
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2届会议上的发言(1996年3月29日)中国代表团公觉次仁主席先生:有几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在发言中提及班禅转世灵童问题,指责中国政府破坏宗教自由。我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名来自西藏自治区的代表,愿就此答辩,说明情况。主席先生,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藏文史料证明,在明永乐帝以前西藏还没有出现印刷出版业.至元武宗海山帝时,其国师大德加央刻印出版了卫巴·洛赛也西等翻译的《大藏经》,存于那唐寺.卫巴·洛赛也西、译师索南卫色和加戎·降曲崩等人整理编辑了西藏各地的《大藏经》.从此,西藏《大藏经》日趋完善.萨迦、贡唐、采贡唐和大隆等地流传的《大藏经》只是手抄而成,未能印刷.此后布顿大师编纂了《大藏经》.舍去了重复的部分,重编次序,增加了不少有关佛教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