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由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发起的首次全国《哲学笔记》研究与教学讨论会,于去年12月8日至15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应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六十余人。会议开得紧凑、集中、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哲学笔记》是列宁继《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后,又一部划时代的哲学巨著。它既是列宁酝酿哲学新突破的思想实验室,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我们决不能因为它是以笔记的形式叙述的,就忽视和低估它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此评价的基础上,与会代表集中对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马列主义发展史的几个问题在过去五年,即八十年代前半期中,体现在苏联人民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生活中的马列主义理论问题和历史问题已经成为地球上很多人非常关注的对象。为了尽力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兴趣,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愈来愈积极地趋向于对马列主义理论和历史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从1981年到1985年,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编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五十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原文版多卷本(同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联合出版)、  相似文献   
3.
11月18日至19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京、沪和大连一些单位的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共十八人,在京举行“马克思主义认识沦和现代自然科学”小型学术座谈会,着重讨论了人工智能中的认识论问题。 本刊去年第9期发表的曹伯言、周文彬的《人类认识的新阶段》一文,提出了“人工认识主体”的概念,在哲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今年第4期发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认识史上和人的具体认识过程中,根据认识程度的深浅和机制的不同,区分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样两个基本阶段,是必要的。但是过去流行的观点却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作了简单化的理解,实际上是把二者截然分开,绝对对立起来。它把感性认识等同于生理学上讲的第一信号系统,等同于动物式的感性直观;把理性认识等同于第二信号系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六十周年,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发起的全国列宁哲学思想学术讨论会从2月10日到15日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央党校顾问杨献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