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反证法和归谬法是逻辑思维活动中常用的证明方法。当人们直接证明某个论题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往往会转而求助于反证法或归谬法。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可证的命题.我们都能用反证法和归谬法得到证明。只不过在相当多的场合,我们没有必要这样做罢了。反证法和归谬法在证明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它们在实质上究竟是一种证明方法还是两种证明  相似文献   
2.
作为有理由的真信念的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根据一种传统的观点,知识可以定义如下:S知道 P=DfO;S 相信 P;S 有理由相信 P。在这个定义中,如果我们象许多人那样,认为“S有理由相信 P”与“对于 S 来说 P 是显然的”的意义相同,这个定义就是不合适的。因为 E.L.盖梯尔已经证明:除非我们愿意是怀疑论者,否则我们必  相似文献   
3.
许多哲学家断言,盖梯尔对有理由的真信念是知识提出的反例都依赖于某种错误的原则。例如,罗伯特 G.迈耶斯(R.G.Meyers)和肯尼思·斯特恩(Kenneth Stern)在他们新近发表的《知识无悖论》一文中认为“盖梯尔类型的反例全都依赖于这样一个原则:某人能够有理由依据 p 接受某  相似文献   
4.
关于虚概念的问题是我国逻辑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虚概念的认识始终显得过于狭隘,一直没能跳出现实世界这个圈子,总是以现实世界为标准来衡量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