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人们替别扭的人际关系寻找的托辞。其实,事无巨细,每每总存在着内在的必然关系,只是由于人们缺乏某种必要的能力,才让“认识人”和“了  相似文献   
2.
先让你按照“指导语”做一个意象测试。尽管我们熟知每个人好奇心很强烈,但是还是要求你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不要提前浏览文后的测试目的和内容。否则,测试的准确性就会因此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再论梁漱溟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友荣 《心理学报》2000,32(4):470-475
该文从心理发生的动力、身心关系的活动机理、知识构成的方法、心理发展的条件、心理保健方法和学习心理学思想等六个方面历史地、系统地论述和评析了梁漱溟先生的心理学思想,并从多角度阐述了他对我国早期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以期确立他在我国近代心理学史上的地位和全面认识梁漱溟先生。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友荣 《心理科学》1999,22(5):461-462
1心理发生观梁先生认为人的身体(确切地说是人脑)是心理产生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从生物进化史看去,总是心随着身而发展,身先而心后,先有其身而后有其心”[1]。他指出,复杂的心理活动取决于人与自然长期不懈地相互作用,“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个方面言之: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不可一息或离,人涵育在自然中,浑一不分……则人之生也时时劳动而改造着自然,同时也发展着自己”[1]。自然环境在人的心理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人类正是通过认识和改造着自然的同时,认识和发展着自己的。而个体的心理发生则完…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教育内容确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友荣 《心理科学》2004,27(5):1242-1244
对大学新生实施入学教育几乎是高等院校的一件例行性事务,本研究对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负性生活事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并依据负性生活事件确立了相应的新生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学新生实施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适应能力,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柳友荣 《心理科学》2003,26(3):515-516
1 问题提出在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测评和研究工作只是在最近20年来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广大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勤奋钻研,锐意拓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无论是人们思想上的重视,还是教育实践中的展开,都令人欣慰和鼓舞。但是,这项工作与心理健康研究和开展较为前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尚显得明显稚嫩与滞后。即便比起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也是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7.
倘若问大家:与一个人的年龄相契合的显著特征是什么?稍加思索,相信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答案:面貌。 你说的没错,但还不够全面。除了人的面貌长相与其年龄相照应外,人的行为应是反映年龄特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瞧!花季年龄的我们,不再是无视身上的污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从中随机选取1600份问卷进行抽样分析,分析结果为接受不同抚养方式的中小学生,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方面上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