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镶嵌图形测验、框线测验和认知偏差任务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场相依/场独立的测量工具。该研究发现:1)在框线测验中,个体不受背景信息干扰的能力,与整合背景信息的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执行镶嵌图形测验愈佳者,执行框线测验的绝对任务与相对任务也愈佳;3)但认知偏差任务与镶嵌图形测验以及框线测验均无相关关系。因此,个体在感知过程中对场的利用,与其在推理决策过程中对场的利用,很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此外,由于镶嵌图形测验与智商测验有相关,框线测验可能更适合于跨文化心理学中对场相依/场独立概念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自我是一分为二的吗?——以西方自我图式的研究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自我图式的开山之作———Markus的研究为例,从被试视角重新解读其研究结果,挑战了自我的二元构念及行为跨情境稳定性假设,指出Markus在操作过程中将主客观标准偷换,将情境绝对化了。这样分出的积极图式组和消极图式组在自我欺骗上有显著差异,其结果难逃社会赞许的干扰,对中庸自我的研究可能会彻底地解决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回顾了自我报告测量中印象管理反应的三种模式,采用印象粉饰量表为新的效标对“采用图式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印象粉饰的程度越高,被试对积极词的反应时与对消极词的反应时相差愈大。  相似文献   
4.
林升栋  杨中芳 《心理科学》2007,30(4):937-939,923
从寻找中庸自我的过程当中,意外发现:在自评式两极量尺中间打勾的人可能是对自我认识不清的人,也可能是在社会情境与自我之间寻求均衡点的中庸自我;在两极量尺两端打勾的人确是两种不同的人,他们在社会赞许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庸自我能够看到对立两极之间的转化关系,他们在感知与行动方面的差异并不是为了博取社会赞许,而是基于“诚”的修养。  相似文献   
5.
林升栋 《心理科学》2006,29(5):1263-1265
本文从Markus对自我图式的构念出发,批评了其构念过程所借助的两个重要假设:两极模型与跨情境稳定性,指出采用双变量模型与分情境稳定性假设可能有助于对中国人“既此又彼”的思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社会公德角度对于浪费的对错认知可能是正负面标语发挥作用的重要调节变量。本文首先基于某高校宿舍用水免费和用电付费的情况开展现场实验,在浪费"免费水"的现场实验中,负面标语比正面标语更有效地节约了用水量;浪费"付费电"的现场实验显示正面标语比负面标语效果更好。之后以食物消费假想情景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从"社会公德角度的对错判断"是正负激励效果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7.
产品包装标签是人们获取产品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而影视片段中常出现“去标签”处理的道具。本文以熟悉品牌的矿泉水为例,采用眼动分析法和问卷测量法结合的方式对有无产品标签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受众在观看影视片段中“去标签”处理的道具时的心理反应与完形理论中的知觉组织原则——闭合原则有关,为广告设计提供了新的观点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社会赞许反应:社会个人互动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社会赞许反应的文化差异时,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实验控制和统计控制。我们在本文中提出另一个观点。通过回顾近期的相关文献,我们指出:社会赞许反应的文化差异,反映在不同社会环境中,人们在相应的文化要求下,以不同的自我呈现方式来加强他们追求个人目标的动力。这种社会、文化与个人的对话历程乃研究文化—心理关系的核心课题。用实验或统计方法将因这个历程产生的变量从跨文化数据中剔除后,所得的结果便只有微薄的文化意义了。因此,我们反对将社会赞许反应的文化差异视为跨文化研究的噪音。相反地,我们认为跨文化研究者应认真地分析社会赞许反应的社会文化意义,以社会赞许反应作为一个窗口,管窥社会、文化与行为相生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