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林传鼎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37-37,62
情绪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结构之一。情绪概念的内涵广而深,过去一个时期中情绪概念的含糊不清,因而形成了它在社会体系中所起作用的不确定性。这只能证明情绪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相对的不易觉察性。情绪这种高度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三方面的要素:神经生理的、行为表现的和主观经验的。在日常生活里,情绪的内心交往是通过反馈机制而实现的;情绪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人际的知觉过程而实现的。我国古人已经看到了情绪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有着机体的生理基础。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2.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主成分分析和α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以及原量表WISC-R常模进行因素分析,并采用斜交旋转对初始因子矩阵进行转轴处理。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比较符合WISC-CR的结构。常识、类同、词汇和理解四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言语理解因子;填图、图片排列、积木、拼图和迷津五个分测验主负荷知觉组织因子;而算术、背数和译码三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记忆/不分心因子。WISC-CR与WISC-R各分测验所负荷的各种因子一致性。83-.971,说明WISC-CR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3.
林传鼎 《心理学报》1980,13(2):30-36
冯特不但把统觉看做是认识的全部过程,而且认为在人的性格、气质和才能中都有统觉的参与。他把统觉作为一种重要的系统概念加以阐明,这主要是1892年以后的事。他壮年时期的一元论和唯物的观点,这时已经变成为二元论的和唯心的。这主要见于他在因果关系问题上的主观主义路线和他的意志论。尽管如此,冯特的统觉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着很强的渗透力,例如在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发展认识论(皮亚杰)以及信息加工论各方面都留下以统觉论为代表的构造派的痕迹。这可能是因为冯特的统觉心理学在若干主要方面反映出客观现实的辩论法。用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统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心理测验方法试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传鼎 《心理学报》1980,13(1):77-82
心理测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西汉末年至南北朝(约从公元初年到第六世纪)人们对忖度人心的尝试极感兴趣。当时的封建统治对人才选拔的问题十分重视,不少文人学者对才能和性格的种种表现分析甚详,在当时的条件下为招贤育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唐宋,第十世纪以后仍有所发展。现据札记所得,将古代测验方法片断介绍如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