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整合的超个人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认为个体能够通过对自我潜能的发掘,通过对意识状态的扩充,达到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所谓超个人状态。本文追溯了超个人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渊源,阐释了其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特点,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学派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转换的意识状态,意识谱理论,沉思的研究与训练,揭示了当代西方心理学正在走向整合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2.
法律语言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法律活动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心理学分析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跨学科的多学科性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就有法律语言心理学思想的文字表述和研究实践。在西方则肇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社会,敏斯特伯格和卡特尔等人开拓了这个领域的先驱性研究。二战后,法律语言心理学的中心转向美国,通过法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使用推动了法律语言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法律语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立法、司法、守法和违法等法律活动中的语言行为,其任务是研究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法律语言行为。建立法律语言心理学体系必须从立法语言心理学、司法语言心理学和执法、守法、普法等语言心理学的视角开展研究,才能创立一门跨学科的、有实践应用价值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3.
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体的儒家伦理,已经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德"或"母德",这是在长达2000多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儒家思想,董仲舒提出"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在中国社会的统治地位。经过以后历代的兼收并蓄和对立融合,发展成为儒、道、佛融合一体的宋明理学,近代中国社会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促使人们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时代的反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为东西方道德观的比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A阿道诺,西奥多阿德勒阿德里,罗伯特阿迪拉,鲁宾阿多尔诺,特奥多尔阿尔比,乔治W.阿尔梅达,埃杜达阿根廷精神分析协会阿赫,纳齐斯阿吉里斯,克里斯阿伦森,埃利奥特阿纳斯塔西,安妮阿特金森,约翰W.阿希(S.E.Asch)艾宾浩斯,赫尔曼艾伯特-谢夫勒艾森克(H.J.Eysenck)埃德伍德,查尔斯埃尔金德,戴维埃克尔斯,约翰C.埃里克森,埃里克H.埃利奥特森,约翰埃利斯,阿尔伯特埃利斯,哈克洛克埃米尔-迪尔凯姆埃姆斯,路易丝B.埃斯代尔,詹姆斯埃斯蒂斯,威廉K.埃斯卡洛娜,西比尔K.埃文斯,理查德I.爱德华-罗斯安吉尔,詹姆斯·罗兰安吉亚尔,安德拉斯安齐厄,迪…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学史教学应成为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对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和提高心理学理论素养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史教学要探询古代心理学思想家的心灵智慧,把他们的思想活化,与我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要通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使师生之间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讨论,做到相互启迪,教学相长。心理学史教学的改革要加强学生哲学功底的培养,加强中西方思想的融合贯通,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目的地培养心理学专业的理论人才。  相似文献   
7.
软技能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人事选拔方法——工作能力评价法(Job Competency Assessment,简称JCA)。它曾成功地甄别人的“软技能能力”,并对各种专业工作,管理工作和军队工作中的行为表现作出预测。在选拔外交官员时,美国国务院的传统方法是使用外交官考试。但这种方法既有种族和文化的偏见,又不能真实地预测外交官的作为。因此美国国务院请麦克白(注)给予帮助。工作能力评定法便应运而生了。其主要步骤如下:(一)用各种技术(主管人,同伴及用人单位提名和等级评定)抽取两个样本。一组代表最优秀外交官,另一组是一般水平的外交人员样本。(二)用“行为事件谈话”技术(Behavioral  相似文献   
8.
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主编,国内十几位中青年心理学后起之秀分别撰写的《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系列丛书,近期已由湖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我国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界作为一个研究集体,系统研究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心理学大师思想的一套学术力作,是各位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的系列展示。《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系列丛书共15本著作,它们是:彭运石的《走向生命的颠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葛鲁嘉、陈若莉的《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熊哲宏的《心灵深处的王国———弗洛伊德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青少年群体为样本,在Aquino和Reed的道德自我认同问卷(Moral Identity Measure,MIM)基础上,进行问卷的修订。方法:对935名青少年进行原始问卷的测量,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与MIM原问卷相比,修订后的问卷包含了16个项目。因素分析表明,二个维度能够解释总方差41.68%的变异,各个项目的载荷在0.57~0.71之间,分半信度为0.69,同质信度达到了0.85。结论:经修订后,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具有较为满意的心理学测量指标,可以在青少年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国道德心理学家林德提出“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并设计了著名的“道德判断测验”,在20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我们以中文版的“道德判断测验”为测量工具,以724名12-27岁青少年学生为被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C分数随年级提高而有所提高,但不同年级之间有一定波动,说明学校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但存在不稳定因素。男女生C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内部各年级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质的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