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提到尴尬的体验,很多人可以联想到“社死”这一网络用语,其全称为“社会性死亡”,现多用它形容那些在公众面前出丑的人,丢脸到已经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地步。实际上,虽然与尴尬的早期描述一致,即社会互动中的尴尬会使个体产生窘迫、难堪、懊恼等厌恶性的情绪体验,但是尴尬的亲社会涵义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更为重要。作为一种指向自身的自我意识情绪,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7年9月在安徽宣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现代新儒学(家)思潮”学术讨论会以后,关于现代新儒学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些阶段性成果已从“思想库”向“知识界”传播,使得新儒家思潮逐级向社会扩散。从北京大学每周一次的“国学研究专题讲座”爆满情况来看,新儒学的一些理论已得到许多青年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理性主义从建筑设计理念发展到建筑学意义上的学派,直至今日仍作为一种设计思想渗透建筑行业的各个发展阶段,其对于整个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颇深,是一种大胆而又富有远见的、对现代和后现代建筑产生深刻影响的设计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建筑形态、功能、技术等方面阐述理性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合理性设计理念,试图揭示其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杨思范 《中国道教》2005,1(2):43-46
《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真经》,然《庄子》何时有《南华真经》之称,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传统的说法认为始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这种观点源于史书的记载。如《旧唐书·玄宗本纪》云:“(天宝元年)二月丁亥,上加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元年)二月丙申,庄子号为南华真  相似文献   
5.
杨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5):157-157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行为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如何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既遵循学生个性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又反映生物学特色和实际,体现新课程标准明理念的教学模式就成为课改的关键。通过自己一年多来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摸索,“引导——探究”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较能体现新课程四大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杨思梁 《心理学报》2011,43(11):1341-1354
陈立的工业心理学生涯跨越70年, 但主要活动集中于1935至1937年, 1977至1990年代中期, 中断40年而再续, 可谓波澜起伏。除了1935年撰写的《工业心理学概观》, 陈立的主要贡献源于后一阶段, 其中包括: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中国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与管理有关的专业(工业心理学)和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国内第一批工业心理学硕、博士、继承和发扬了实地调研—实验室研究—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工业心理学传统; 陈立还通过写作和其他形式的呼吁, 促成了中国管理学的兴盛。但他晚年却觉得自己一生是失败的, 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工业心理学没能做到 “指导人走向最适宜的机会,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最高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呼吸阻力感觉评量的模糊集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工作中,呼吸阻力感觉被看作是一种模糊量。采用模糊集的途径揭示了这一模糊量的可能性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来估定呼吸阻力负荷的感觉量公式 F~k(u_i)=(1/t)(sum from j=1 to m (V_jy_(ij)~kw_j/sum from j=1 to m (y_(ij)~kw_j)。通过对37名被试在不同负荷时相下各种外加阻力负荷所致的感觉进行测试,揭示了如下一些基本事实:呼吸阻力负荷与其感觉间的心理物理函数遵循幂定律;三种呼吸阻力时相下的呼吸阻力感觉体验有显著差异,但是统计检验表明它们的感觉增长速度差异不显著;本实验还找出了与各感觉类别等级相应的阻力负荷值,可供制订防护装置阻力标准参考;最后还比较与讨论了有关的方法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广松涉认为,对近代认识论基础的问题式及其构成机制和局限进行反思,首先需要将着眼点放在康德哲学的问题式及其构成机制上。康德哲学的总的问题式就是在以先验逻辑学为基础的逻辑学、认识论和本体论“三位一体”的哲学构架中,探讨人的认识以及纯粹理性的先天综合判断及其能力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式潜含着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认识论问题——即“主体际共同主观性”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郑谷,是一位被当今时代所忽视的诗人,却是在唐末到宋初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诗人。其创作将个人多舛的命运与国家的灾难溶为一体,真实的反映了李唐王朝灭亡前的最后历史,因而后世有“诗史”之称。郑谷的创作受到晚唐诗坛三大主流风格的影响,但对其影响最深的乃是以浅近晓畅为特色的白体诗风。本文从郑谷的诗歌作品入手,探讨了诗人创作中承袭白体诗风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广松涉 (HiromatsuWataru, 1933—1994年) 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生前为东京大学科学教授、名誉教授。他一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尤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有独特的研究和见解。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 而是其本身就是马克思哲学的全部; 并且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既不是抽象的物质概念之物,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的物质存在, 而是在一般意义上讲的动态的历史存在之物, 即自然的且历史的关系存在之物, 用广松涉的话说, 也就是人们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函数性、功能性、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