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崩坏与重建——论春秋时期的礼学杨庆中春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又一次大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旧的社会体制不断受到冲击。旧有的礼制在某些方面已显得不适应,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礼制又尚未建立起来。不少思想家把这个时期称作“礼坏乐崩”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础学科之一,目的在于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史料依据。上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大家,都很重视史料及史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冯友兰、张岱年、朱谦之等著名学者,都曾撰写过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方面的专著。著名教育家、中国哲学史家、佛学专家石峻先生生前亦十分重视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研究,曾于1983年、1984年、1986年、1988年等,先后数次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也曾应邀在其它院校讲授相关课程,影响很大。石先生生前虽未出版相关的著作,但其讲授提纲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计由八讲构成,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易传>所谓"道",其存在形式为"形而上",其内在规定性为"阴阳",其主要功能为"变"与"生"."形而上",指<周易>古经中的卦爻画所蕴含的阴阳变易法则.<易传>透过卦爻符号的独特结构形式,将这一变易法则"演绎"为天地人三才统一的宇宙图式,同时又借助于这一符号系统,彰显出"生生不息"的宇宙本质.  相似文献   
4.
先哲制作《周易》,目的是要叫人趋吉避凶。而《周易》讲趋吉避凶 ,则重在揭示“迁善改过”的道理。所以 ,它所展示的吉凶 ,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必然要遇到的、轻重不同的、并带有普遍性的几种可能形式 ,即吝、厉、悔、咎、凶、利、吉。透过对它们的反思 ,人们便可以自警自勉 ,既提高辨别是非的认知能力 ,又提升迁善改过的修养功夫 ,并在一种合目的的活动中享受生命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老子作为一名史官,通晓《周易》,其思想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周易》的影响。如其“贵柔”以及对“强”“壮”的警觉等思想与《周易》初爻、上爻的爻位爻象象征的意涵颇有内在的关联。其“人法地,地法天”的思想与《周易》的卦爻整体结构体现出来的思路颇有一致之处,其“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可能就是在此一卦爻整体结构中演绎出来的。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宇宙论思想可能与《易》类筮法体系的哲理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又一次大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旧的社会体制不断受到冲击。旧有的礼制在某些方面已显得不适应,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礼制又尚未建立起来。不少思想家把这个时期称作“礼坏乐崩”的时代。但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礼坏乐崩”不应该成为贬意词,“礼坏”,坏的是跟不上时代需要的那一部分的礼;“乐崩”,崩的也是跟不上时代需要的那一部分的乐。考察春秋时期的史料,在礼制方面,基本上存在三种情况:其一,旧的传统礼制还有相当大的市场,还被不少政治家、思想家当作判断是非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吕坤论《葬书》应该烧掉——吕坤《四礼疑》按:吕坤,明代著名思想家。他说的同一墓地的后人命运不同,值得那些信风水的人深思。今译:物有适宜一县而不适宜一省,适宜一村而不适宜一乡的。紧邻的土地有好的也有坏的,紧挨着的泉水有苦的也有甜的。对吗?对。难道葬地就不是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学,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思想形态,要想深入准确地认识它的内涵,就必须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追根溯源,对其形成的历史进行认真的探讨。本文拟从“有典有册”的殷商文化入手,通过祖与帝、德与天、仁与礼、性与命等四对先秦重要哲学范畴之联系、发展的研究,揭示先秦儒家哲学演进的逻辑及对其对中国文化发展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传统易学和上世纪易学研究的分析,对21世纪的易学研究进行了前瞻性描述,重点讨论了四方面问题易学价值的新认定;理论思维的新探讨;天人关系的新开展;形上之道的新诠释.笔者认为重新认肯传统易学的文化资源价值,是上世纪易学研究获得的共识,在21世纪,此一共识仍将被普遍认同.而站在发展传统易学,回应时代需要,建立现代易学新体系的立场看,探讨易学阴阳相成互补的思维形式,发展易学天地人整体和谐的天人观,诠释易学蕴含生生之德的形上之道,将更有可能在本世纪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易传》是《易经》最早的注释。几千年来,人们都在研究它,并获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如果移开每个时代的经学大师们在它周围精心编织的簇簇花环,我们将会发现,《周易》之所以被奉为六经之首,历代受到重视,主要在于它给予了人们一种方法,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作品所揭示的方法通常都比方法所产生的作品更为重要,所以,对于《周易》思维方式的研究可能比揭示它的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具有更重要的认识意义,本文拟就此作些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