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当前生态文明的建构中,对自然的尊重、爱护、回归成为时代风尚.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渔的自然审美论的价值凸显.他最独特的贡献还在于对植物的审美,他的花木社会、禾地文章可谓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2.
引言近年来,学术界又一次掀起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性质、根源及出路和趋向的热潮,使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愈来愈多的学者承认:中国智慧绝非西方思维体系所能完全容纳和规范,它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罕见的生命力。有的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思维的全息性、整体性、系统性、象征性、直觉性、模糊性等特点与艺术形象思维相通;中国智慧是一种审美型智慧,其最高层次是美学而非宗教,中国传统文化之谜在古老典籍《周易》中隐约可见……“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中国智慧”、“美学、”“周易”几个热点在向一处聚焦,笔者曾苦苦  相似文献   
3.
早期对人类的审美原则是:男性尚力感,女性尚性感,体现出自然倾向的朴素的审美意识。而随着等级制的细密建构,对男性的放大和对女性的贬抑日深,出现畸情异趣,女性的物化和异化达到了残忍的地步,而这种柔版暴力美学(或丑学)居然持续蔓延,在明清时期依然盛行。李渔的女性审美观是农耕文明基础上封建等级文化的烂熟期的产物,散发出那个阶段特有的精致到病态,繁缛到腐朽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经济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及文化体系的革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伦理研究的兴起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 ,也是现代化必要的观念基础。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领域生发的新伦理观念 ,对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根基产生了巨大冲击 ,也为现代道德和现代文化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 ,推动着传统观念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值春节,精美饮食为中国人过节的第一要义。李渔《闲情偶寄》关于饮食的体悟可供我们借鉴:他的饮食美学不是形式主义的外在追求,不是技术主义的烹饪指南,不是厚味奇滋的奢侈美食论,而是一个文人在探索生活艺术与养生理论内在的统一,构建与中国艺术情趣相通的饮食文化系统,当然,也带有他的个人喜好的鲜明色彩。  相似文献   
6.
领导情感信任会促进员工表现创新行为,但员工个体的风险倾向与组织行为授权可能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领导情感信任能正向预测员工创新行为;(2)领导情感信任、组织行为授权与风险倾向对员工创新行为预测存在三维交互作用,相对于其他条件,组织行为授权和风险倾向均处于高水平条件下,领导情感信任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相关程度更为明显。探讨领导情感信任、组织行为授权、风险倾向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可以为甄别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个体和环境因素提供理论指导,此外,也可为企业和直接领导如何增加员工创新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期"论坛"栏,发表的三篇论文,都是以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为中心的。范曾绘画的杰出成就根源于他明确的艺术美学观念,而其艺术美学观念的根柢则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构建了他的精神气质与主观世界。李渔关于真实与虚构、新奇与寻常、简与繁等的阐述,是中国传统美学对某些艺术辩证规律的精彩总结。翟墨"大美通一"的"大一美学",其实质也是"大千世界,道通为一"的中国智慧。这几篇论文作一组发表,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互相发明之益。  相似文献   
8.
爱情一直是艺术表现的对象,而很难成为认识的对象而不认识爱情.人类就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的超代际累积的基础上.进入幸福生存、审美生存.其实人类对爱情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如在我国明代冯梦龙所辑<情史>中便有对传统爱情哲学观念的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9.
明代冯梦龙评辑的《情史》,集中体现出传统爱情观念中男女对理想异性及理想两性关系的审美心理,对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不无启示。《情史》中的传统性别审美模式:郎才女貌,相配为偶。美不仅在于样貌,也在于心智。无色无艺,也可以德才服人。《情史》中的爱情艺术表现形式:人以情传,情以人蔽。爱情的艺术表现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对文人情事、才女妙语更津津乐道。《情史》中的传统爱情理想:千秋为偶,千古佳话。爱情是艺术表现的主题,爱情本身也可成审美对象。冯梦龙最为推崇的爱情模式,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爱情理想,那就是文君相如型的知遇型爱情,激情浪漫;易安德甫型的朋友型爱情,温馨美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