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5月出版山东大学郑杰文先生的《中国古代纵横家论》以来,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山东大学和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9月12日在济联合召开“《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座谈会”,杨向奎、刘蔚华、徐北文、董治安、丁冠之、李伯齐、周立升、张可礼等20余位文史专家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张岱年、郑良树(香港)、李绍(美国)等教授寄来了书面发言。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曾繁仁、山东出版总社总编钱海骅到会讲话。大家赞扬此书对战国纵横家研究的开创价值和扎实学风,并指出修订时应补充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大家都很关心我国的文明传统.我们主张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文明传统.我们也不是以传统为现代化,但现代化忘不了传统.传统的文明,传统的科学精神,那为真理而多辩的精神,那至高无上的道德哲学,我们有理由自豪,不失去信心而现代化.而中庸思想正是我国传统道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 胡培晕(公元1782年—1849年),字载屏,安徽绩溪人,胡匡衷之孙。家学渊源,重以笃志博闻,所得殊多。尝病《仪礼》贾疏多失,遂有重疏志,初意专解《丧服》,故从丧祭起手。先成《丧服经传》、《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四篇,次及《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诸篇。研精覃思,积四十余年,成《仪礼正义》四十卷。自述  相似文献   
4.
礼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礼”起源于原始交往。“礼尚往来”,“礼不下庶人”的原始涵义不同于现在的一般解释。“礼不下庶人”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即贫者无以为报的意思。作者考察了郭沫若、唐兰、杨树达及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原始物物交换及土地买卖的各种观点的得失,得出结论说,原始社会的“礼尚往来”,实际上是货物交易;封建社会初期的交换带有浓厚的“礼仪”性质;自周公、孔子始,“礼”的涵义才完全摆脱了原来的意义,去掉了“礼仪”中的商业性质。  相似文献   
5.
哲学史家总以为南宋朱熹集北宋周(敦颐),程(颢、颐)及张载等先哲思想之大成,其实他们之间的思想境界有异有同。几十年前周予同先生在他所著《朱熹》一书内就说到: 就哲学言,朱熹为程颐之继承者,故治思想史者每以程朱并称;愿就经学之《易》学言,则程朱不 无敌派之嫌;此学者所当注意也。……朱熹之《易》有言太极无极,先天后天,其继承陈搏,邵雍象数之 学无可讳言。在熹之本意,或以为程颐《易传》偏于义理,故济以象数,以维持其哲学上之调和统一的态 度;殊不知学术上有绝不能调和统一者,于是程朱之《易》学陷于敌派之嫌,此实非朱熹初意所及料 也”。(原书第四章)  相似文献   
6.
<正> 桐城方苞(望溪)以文名,青年补县学弟子员,游京师,安溪李光地见其文,曰:“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万斯同,浙东名家也,降齿与之交。曰:“子于古文,信有得矣,然愿子勿溺也。唐宋号为文者八人,其于道粗有明者韩愈氏而止耳,其余则资学者以爱玩而已,于世非果有益也。”(俱见《清儒学案》本传引)于是先生意求经义,又好读宋儒  相似文献   
7.
《易经》是卜筮书,但孔子在其中理解到“刚健中正”的思想内容,于是以此精神改造儒家,使之从相礼的小人儒发展成刚毅木讷的君子儒。孔门提倡杀身以成仁,这仁诚的理论与《易经》生生不息的思想相结合,为后来仁学的发挥打下基础。儒家的道德哲学是实践哲学,当代的新儒家如果脱离儒家道德哲学的实践性,会失去儒家的根本精神,他们的学说也只能作为哲学教师课堂上的教材,很难称之为“新儒家”。  相似文献   
8.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昭公二年,有:“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鲁为周公封国,宗周礼乐传布于鲁,实为当然。但《周礼》一书,多同于《管子》,自清代乾嘉以来,学者多谓《周礼》一书出于齐。《周礼》出于齐,齐之礼俗亦多同于周礼,则谓“周礼在齐”,亦不为过。盖齐鲁实为宗周之两行,鲁有周礼重在礼,而有孔子、孟子以仁与礼为中心思想之儒家;齐有  相似文献   
9.
论《吕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尚书》中的周书《吕刑》,向来给经师们以许多困惑,首先吕国称王,开篇说:“惟吕命王,享国百年。”在宗周范围内,除周王外,都是侯国,不能有它国称王。而且《吕刑》在周书内与其他各篇内容不相类,系统有别,思想范畴不相属。近来我曾经有几篇文章涉及此一中国古代史上的大问题。(见《论以社以方》、《论基础科学》等文)我们说,中华民族是炎黄之后,但后来黄帝一系成为大宗,而炎帝一系,默默无闻,那么所谓炎黄之后,炎帝  相似文献   
10.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杨向奎下面将就上期文中提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看法。廖、康两位都是中国近代经学大师,他们之间既有接触,交换著作,互有影响是当然的。谈不上抄袭问题。而康有为的学说结合清末变法,在中国政治及思想史上发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