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于1980年5月至9月应用“横断研究法”对工厂托儿所三岁前健康儿童作了智能发育的调查,共调查了1074例,仅就其资料完整的899例(男、448例占49.2%,女、451例占50.8%)进行分析如下: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前制订工作计划,确定调查对象为工厂托儿所三岁前的健康儿童,我们参考美国“丹佛发展筛选检查”(D.D.S.T.)的年龄组划分方法分成20个年龄组,但改为以“月”为计算单位(表一)。确定智能发育项目,规定每个项目的指标标准和调查方法(即指导  相似文献   
2.
温州龙湾地区"男孩偏好"的观念"弱化"是"假性弱化".此观念形成的生理、文化、社会因素分别是男女体力与智力实际差异、儒家思想与温州宗族文化交错影响、当地婚姻、经济以及养老模式三重影响.解决对策在于植入新思想,摒弃旧观念;鼓励女性创业;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一、如何科学地为中小学学习者选择训练曲目 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声乐的作品是其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有利于培养一个优秀的音乐歌唱者。不管是什么时代的有名表演者,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对这些声乐的坚持不懈的联练习以及相关优秀声乐题材的选择。根据这些相关现象,在对中小学的音乐练曲中如何为学生们选择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曲目进行培训是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行动。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故乡的草垛     
正在乡村,草垛的存在就像炊烟一样普遍,是最自然,最淳朴的乡村标志。故乡的草垛是由麦秸秆堆积而成的,每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孩子对它都像亲人一样熟悉,每一个离开乡村的游子脑海里或多或少都有着对草垛的记忆。我的童年也有着和草垛分不  相似文献   
5.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外界因素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界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对某种事物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并导致与该事物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逆反以及情绪和行为的对抗,表现出任性、不听话,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特点,会认为宝宝不乖了,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一味训斥、打骂,这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