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2岁儿童为被试,探讨其在延迟满足情境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岁儿童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2岁儿童已能使用一定的延迟策略,包括问题解决、分心、寻求安慰、消极等待、寻求他人帮助、回避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分心策略;(3)不同的策略对延迟时间有着不同的影响;(4)儿童对策略的使用不会因延迟满足情境的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道德人”的形成谈医学生医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1]对于医学生来讲医德就是其根本,医学生如果没有医德,即使学问和本领再大,也终将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医者。所以医学生医德的培养是医学生培养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就根据  相似文献   
3.
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亲子互动研究是从父母与儿童互动的角度来研究父母与儿童的交往行为,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从亲子互动影响因素和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了亲子互动的有关研究,同时又从有缺陷儿童的亲子互动和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作用介绍了亲子互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1]对于医学生来讲医德就是其根本,医学生如果没有医德,即使学问和本领再大,也终将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医者.所以医学生医德的培养是医学生培养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就根据"道德人"的形成,从医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探讨医学生医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