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环形模型:整合人格研究的一种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形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具有系统有序的相关模式的一组变量的取向,它可作为研究思路、形成待检验的理论假设、分析方法、检验其他结构的法则网络系统,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数学属性,是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人际环形模型对于人际特质结构的探讨,对人际相关心理结构的检验,以及对于人际行为的描述和预测,都有其独特的效力,是以五因素人格特质模型为代表的因素模型的一个重要互补且兼容的模型。本文就人际环形模型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加以介绍,并用人际形容词量表(IAS-R)的实证数据来演示环形模型的分析和检验过程,从而对环形模型的数学属性及其分析检验方式加以阐释。最后论述了该模型对于传统人际评价的理解以及本土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风险情景中的机会和威胁认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晓非  李育辉 《心理学报》2002,34(3):99-106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问题。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个体成就动机、风险情景中的行为反应方式以及机会 -威胁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设计 ,由成就动机量表、抽彩游戏和机会 -威胁问卷三部分组成。被试来自北京和重庆地区的三所高校 (N =2 6 2 )。结果发现 :(1)成就动机中的“回避失败”变量对个体在风险情景中的反应方式以及机会 -威胁认知有显著性的影响 (p <0 0 5 ) ;(2 )机会 -威胁认知水平不同的个体在风险情景中的反应方式有着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 ,机会认知与行为变量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p <0 0 5 ) ;(3)四组被试分别表现出高机会 -低威胁等 4种认知组合 ,因此机会与威胁认知可能存在于两维空间  相似文献   
3.
刘松博  李育辉 《心理学报》2014,46(6):852-863
员工跨界行为正在成为团队领域的热点课题, 但目前为止尚缺乏在中国情境下关于员工跨界行为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来自61个团队的领导及其292名员工的两波纵向数据进行跨层分析, 将文化和社会网络理论整合入跨界行为领域, 在控制了个体层次的员工年龄、教育程度、性别、本团队工作时间和个人的集体主义导向, 以及团队层次的团队规模后, 发现员工跨界行为有助于提升其团队内部网络中心性的地位, 并进而促进其任务绩效, 团队集体主义氛围在员工跨界行为和网络中心性的关系中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育辉  傅婷  魏薇 《心理科学》2012,35(2):396-400
本研究通过对178名高三学生为期一年的追踪访谈和调查,探讨了当前青少年从高中到大学生阶段所面临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转变。结果显示:压力源存在五种类型,分别是学业压力、未来发展压力、家庭-经济压力、自我评价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学业压力及未来发展压力不管是对高中生还是对大学生都是主要的压力来源。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阶段个体面临的人际关系压力、自我评价压力与家庭-经济压力更高,他们也更倾向于采取相对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同阶段压力与应对的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黄飞  李育辉  张建新 《心理学报》2008,40(12):1287-1296
发展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时间标记的选择。在对学龄期儿童各种心理品质发展的研究中,有两个主要的时间标记,即年龄和年级。年龄标示心理生理成熟时间和学校之外的经历,而年级则是指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经历。研究表明,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效应来源,可以通过研究设计和统计程序加以分解。本文针对某市的中学六个年级8个年龄的学生采用横断研究法,测量他们的神经质、外向性、责任心等人格维度,并采用偏相关、多元回归方法和同年级同年龄方法对年龄和年级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不同的人格维度的年级和年龄效应模式不同。本文最后通过上述实证数据分析,讨论年级和年龄效应分解的方法学议题及其意义和局限,并为相关研究提出建  相似文献   
6.
在因素结构水平上评估跨群体的一致性是在心理学研究中常常遇见的一个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可以选择探索性因素分析→目标旋转→一致性评估这一途径。本文首先介绍正交目标旋转的简单原理,然后介绍其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软件和程序。目标旋转之后,结构一致性的量化可以采用一致性系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可采用一定的实证分布、近似处理或经验标准进行统计检验。之后采用一项实证数据,演示探索性因素分析、目标旋转以及结构一致性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旨在构建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问卷的方法,被试来自成都的四所中学,共607人。探索性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应对风格可以分为主动应对和被动应对;不同类型的主观应激之间可能存在潜在关系;主动的应对风格只受到人格特质(外向/内向性、责任心)直接作用;被动的应对风格除了受人格特质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外,还受到主观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育辉  黄飞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321-1328
成对关系是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的最基本的单元, 对成对关系的测量得到的成对数据具有人际关系的互依性特点, 这种互依性往往体现在对象效应上。考虑到数据的互依性以及同时估计行动者效应和对象效应的行动者-对象互依性模型(APIM)是一种相对简单但很有吸引力的指导分析的模型。成对数据中根据数据的变异源分为三种变量; 根据是否存在可区分开成对关系中的双方的变量而分为可区分和不可区分的数据; 成对数据的分析往往开始于互依性程度的检验; 在独立性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考虑是否可区分, 则可以采用联合回归、多水平模型, 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 对APIM中的各个效应进行估计。其中, 尤为详细地介绍了使用LISREL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