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佛言祖语     
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是三昧三种:欲界、未到地、初禅,与觉观相应故,名有觉有观;二禅中间,但观相应故,名无觉有观;从第二禅乃至有顶地,非觉观相应故,名无觉无观。  相似文献   
2.
手持大镰刃收获庄稼的农妇,昂然挺立,充满豪气,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崇高和坚强。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主张:歌颂劳苦大众,既表现他们的高傲与尊严,又让人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美。  相似文献   
3.
“天才是天生的吗?” “天才是天生的”,这种观念很普遍,但却是错误的。为什么呢?遗传基因对我们的生活的确有影响,但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生活。事实上,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同基因遗传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4.
阳光下休息的女孩沉浸在蒙眬的睡梦中.体态妩媚.脸孔秀丽.画面色彩豪华甜美.给人一种满足感.糅合世俗的欲望与诗的梦想.使整幅画充满独特的生命力与鲜活的气氛。  相似文献   
5.
一位母亲来到奄奄一息的儿子面前,心中不会再回忆过去所忍受从他而来的一切苦痛的事。现在圣母要埋葬自己孩子的尸体了,想到不久将看不见了真是万箭刺心的伤痛。这伤痛似乎是最大的伤痛。现在我们来默想圣母七苦的第七苦,来向我们的慈亲圣母玛利亚表示我们同情的孝心。耶稣死后圣母站立在十字架旁哭泣,从十字架上卸下,圣母怀抱耶稣圣尸,现在不得不把埋葬坟墓,不再看见了。现在我们默想:我们在加尔瓦略山上,深深地体会圣母玛利亚的苦痛。我们看到这位慈爱的母亲抱着圣子耶稣圣尸,向祈祷:吁我的圣子,你为我是太残酷了!我真忍受不了。你在我身…  相似文献   
6.
即便你不是一位天才,但只要认真探悉天才大师们的超常创造性思维策略并巧妙嫁接于已,你就极有可能大大激活自身创造性潜能而扬起你未来人生成功的希望风帆。人们可能对那些天才大师们是如何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颇感神秘,对悠悠历史长河中大师级巨匠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达尔文、毕加索、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弗洛伊德、莫扎特等人的创造性思维策略都各有何不同特点、“蒙娜·丽莎”名画和“相对论”理论的创造大师们在思维运用上有何共性点、及我们可从中思悟学会些什么迫切希望得知一二,那就不妨看看一些专门研究这一课…  相似文献   
7.
谦逊     
顾学礼  姚景星 《中国天主教》2008,(3):26-26,27-29
一、在耶稣旗帜下学习谦逊 二、遗忘的谦逊 a)在耶稣方面 b)在圣人方面 三、实践谦逊 a)在我们的内修生活上 b)在我们的传教工作上 四、行为的谦逊 a)在耶稣身上 b)在圣方济各身上 c)在我们身上 五、遗弃的谦逊 a)在耶稣身上 b)在我们身上 六、结论耶稣在世界上,世界却不认识他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26日,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马修·李普曼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去世,享年87岁。李普曼是儿童哲学的创始人,是他发起了让全球在校儿童都掌握哲学的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9.
有人问:爱因斯坦先生,您认为艺术和科学二者哪个更重要?爱因斯坦答道:“我认为,艺术无疑更为重要。艺术和感觉应永远处于首位。”  相似文献   
10.
本刊连续刊登了乔纳森·米勒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编写主播的电视片《有关无神论问题访谈录》的部分中文译稿,读者反映良好,普遍希望能将该公司播出的正片《无神论简史》译出,以资同好,以见全豹。本刊拟从本期开始将它的三集分三期刊载。译稿或有错讹之处,恭请大家指正。 无神论涉及西方许多神学、哲学和科学问题,好像是远离现实社会人生,枯燥无味。但在米勒先生的编导下,一些历史现象有了当代意义,而一些当代现象似乎就植根在历史深层中;他讲的主要是西方的事,而作为东方的中国人,也有些感同身受样地戚戚然。他追忆西方的思想家们为无神论经历的种种痛苦和遭遇的诸多迫害以至屠杀,联想今天的无神论者享受着前辈们争得的文明成果,"可以轻松的选择信仰",不胜感慨。而当9·11事件发生几天后,看到在纽约举行的一场大型宗教仪式上,人们高声唱"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又不由得产生了"牧羊人"的奇异感受。《简史》对于三大"一神论宗教"(即亚伯拉罕诸教)的分析及其关系的揭示,是基于当代世界局势对于历史的一种逆观,可以提供我们思考的地方甚多,很希望听到无神论就皱眉头,遇见鬼神论就亢奋的同志也能勉为其难地读一读,至少可以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对于美国的国家性质,即:是宗教国家还是世俗国家?在美国国内也有争论。《简史》认为,近数十年美国最高统治者把美国确定为宗教国家,对无神论者公开排斥,这既违背美国宪法,也背离美国建国领袖们的初衷,有回归欧洲中世纪的迹象,尤其反映在对外关系和发动战争上。但是,在美国的知识界,并不都认同这类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