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程骅 《学海》2011,(6):44-48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如何运用规划引导和市场结合的力量,形成推动城乡产业互融发展的合力,则是关键所在。因此,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必须从区域发展、城乡协同发展价值最大化的高度,来整体地规划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链的构建、产业的梯度体系,来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优化、城乡产业体序的合理分工,从而形成城乡产业空间的互融机制,探索出一条城乡产业互动、均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泛长三角的大空间格局下,建立南京、合肥、南昌为支点的"新三角"经济区,可以使南京都市圈、安徽江淮城市群以及昌九城市走廊,形成拥抱长江的新型经济协作区,成为依托东部、连接中部的关键功能区域和新的核心增长带,充分发挥其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枢纽作用,使长三角核心区和泛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促进大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宁合昌"新三角"经济区的建立,已经具备了现实条件,三市和所在的省份应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产业对接等方面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3.
李程骅 《学海》2006,(1):120-125
本文分析了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为代表的现代零售新业态对城市消费者的形塑功能,并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论证了目前城市消费“沃尔玛化”在刺激城市人消费观念转型、促进消费行为的类型化以及强化人们消费行动公益性等方面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同时也提醒要关注当今中国城市所面临的外来消费理念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李程骅  孙龙 《学海》2008,(2):142-149
南京都市圈空间的一体化、文化资源的融合性以及产业链基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三重圈层发展态势.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的新要求下,都市圈内各城市要制订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以达到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升整体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