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小学学生注意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是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研究的继续。在小学和初中进行的研究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儿童注意的稳定性水平继续提高,个别差异渐趋缩小;男女生的发展曲线并未发现交叉现象,女生继续优于男生,但男生内部的个别差异大于女生。研究发现,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对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比某些学习能力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一九八三年曾经组织闸北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班的同志对学生课内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能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之间确实呈现较高的正相差,但两者还远未达到同步的关系.本研究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及每一项目的男女性别差异,为中小学教育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的研究得到了许多不同的结果.有的研究者发现独生子女除智能优秀外,其它方面如健康状况、社交能力等均不如非独生子女.在性格上也存在特异性等;而有的研究者根据对成人独生子女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智能、性格特点、社会性行为等方面均比非独生子女要好.我国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是近十年才开始的.现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内部存在个别差异,其差异程度甚至超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本研究旨在这一结果基础上,研究独生子女内部的差异与家庭中哪些因素相联系的,以便为寻找独生子女差异性形成的家庭内原因及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做一个受幼儿所欢迎的教养员,这是刚踏上幼教战线的青年教养员必须研究的问题。提供这方面的材料,将对幼教队伍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素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对全称肯定判断进行直接推理的能力,发现:大多数三岁半幼儿在具体情景下,已开始出现借助表象对全称肯定判断进行直接推理的能力。一半以上的三岁半幼儿根据判断变形和作为前提的全称肯定判断实真时,根据对当关系进行直接推理的能力已经开始出现;而在整个学前期,作为前提的全称肯定判断实假时,儿童还不具备根据对当关系进行直接推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校对改错法”对48名五岁至六岁男女幼儿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进行横断和纵向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期儿童有意注意的稳定性除存在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外还存在性别差异。幼儿阶段女孩的有意注意稳定性优于男孩,五岁时尤为明显,由于五岁到六岁一年中男孩有意注意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女孩,因此六岁的女孩有意注意稳定性虽然仍优于男孩,但不如五岁时明显。在适当的作业速度下,五岁男孩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可达5分钟,五岁女孩和六岁男孩可达10分钟,六岁女孩可达10—15分钟。  相似文献   
7.
正值本刊三校定稿之际,编辑部来了一行三人,为首的是一位五绺乌髯、洒脱自如的中年人。略作寒喧之后,客人对《佛教文化》的一腔热忱就使气氛变得亲切融洽起来。原来,他便是在秦皇岛参与主持投资9000万创建了“中国万博文化城”的民营企业家曲德敬先生。他认为,人有了钱并非就有了一切,要用钱为民族为民众做一点无愧于祖先、无悔于后代的事。这种事要胜于建造横亘万里的有形的长城,——那应该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亿万人心的净化。他愿成为召唤大中华魂的实践者之一。他坚信佛教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愿尽力支持。同行的北京市万博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牡丹江市《桥报》总编孙长久都愿共襄善举。仅隔两天,他们送来了下面的一封信和两万元的支票。本社对各界的赞助念念于怀,早已感恩不尽,力求答报。这在主编卷首语中已有表达。细想曲先生的建议,确有独到之处;最突出的一点是使热心读者与刊物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主动体现了办好刊物的“参与”意识。此前,当本刊办公室主任赵宏升先生调入时,他当天就将辛苦积存的一万元交给了财务,长期无息地借给社里用。这使全社上下十分感动。但没想到如今社外的人也会这样做,而且把这种作法的意义看得更清。谁说世风日下只见物欲横流?古道热肠的志士仁人就在我们身边!世上并非没有好人,所缺的还是能净化人生、振奋人心的好事业。只要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必得大自在,必得大帮助,必得大光明!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是心理学的首要问题,要建立科学的心理学,就必须端正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纵观近代心理学的历史,笔者认为,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我们不妨这样说:人的本质观决定了心理观,有什么样的人的本质观,就有什么样的心理观,同时,受人的本质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