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谈藏传佛教教育由经院式到现代化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悠悠二千五百载,教徒众多,传播广泛,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弘扬兴隆,得力于正确的传教方式,即正确的教学方式,能使其世代继承和发展。佛祖释迎牟尼“初转法轮”,佛教造成星火燎原之势,在喜玛拉雅山南麓四散传扬,辐射世界。藏王松赞干布(?-650年)偶得“四宝”什百拜忏悔经”、“舍利宝塔”、“六字真言”、“法教规则”),佛教便进入了雪域高原,继而,吞米桑布扎端美三菩提创制藏文,翻译佛经,发端了藏族译经事业。公元770年左右,印度名僧寂护、莲花生来到西藏(当时称吐著)传播佛法,为显、密二宗在西藏的发展打下…  相似文献   
2.
十世班禅大师曾经指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成立,这在我国藏传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尤其将活佛组织在一起学习宗教、政治、科学文化知识,更是藏传佛教在培养高级传教人才方面的一个历史性改革,标志着藏传佛教培养活佛的教育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现代化教学。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将载入我国佛教史册”(班禅·确吉坚赞《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首届佛学大专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成立,标志着藏传佛教佛学教育从经院式教学到现代学院式教学的历史性改革。所谓经院式教学,即寺院教育。作为寺院,它是佛教徒的…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中轴线北端、德胜门外黄寺大街路北,有一 座红墙环绕、黄色琉璃瓦覆顶的古寺。它就是闻名中外的北京古刹西黄寺。这里环境幽雅,景色迷人,身披紫红色袈裟的僧侣往来其间,院内书声琅琅,香烟袅袅,一派佛居圣境的景象。这就是著名的培养活佛和高僧大德的高等学府——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成立于1987年9月1日,由已故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创办并亲任首任院长。在学院成立大会上,十世班禅大师明确指出:“藏传佛教以悠久的历史和举世闻名的经典著称于世,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作为活佛肩负…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12日至19日,首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班学衔辩经、论文答辩和学衔授予仪式在北京雍和宫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隆重举行。经过由高僧大德组成的考评委员会的严格辩经考评和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高级佛学院首届高级学衔班11名学员获得了藏传佛教首届“拓然巴”高级学衔。高级学衔授予仪式于18日下午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以及中国佛教协会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莅临祝贺;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有关方面负责人,藏传佛教界著名高僧大德,在京的…  相似文献   
5.
在教义阐释工作中,要积极整理、阐释和弘扬历代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的爱国爱教言行,特别是爱国守法、爱教守戒的言行,古为今用,温故知新。爱国守法、爱教守戒是当代藏传佛教高僧对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的进一步弘扬,也是对藏传佛教践行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的具体要求,符合藏传佛教的实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藏传佛教的传承发展也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如何认识和对待藏传佛教中国化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所处社会相适应,是世界各宗教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要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充实时代内涵。中国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既有本土宗教道教,也有中国化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这些中国的宗教在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在保持基本教义义理的条件下,始终与我国社会相适应,适应我国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从其经典文献中精炼、筛选出本宗教思想的精神与内核,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宗教观念和思想、宗教感情或体验、宗教行为或活动、宗教组织和制度,坚持符合我国社会生活的传播方式、修持方式、礼仪规范和宗教艺术等,并深入到信教群众的生活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宗教。  相似文献   
8.
今年3至4月间,应日本爱知县佛教会和名古屋净土宗想念寺邀请,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佛教文化交流团赴日,先后访问了名古屋、京都、鸟取、东京等地,与日本佛教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对日本佛教现状有了一定认识。虽不能窥其全豹,也可谓见其一斑,聊以浅谈,仁...  相似文献   
9.
嘛呢堆,藏语称“嘛呢多朋”,是一个由大小不等的石块堆积而成的塔形石堆。“嘛呢”是观音菩萨明咒“六字真言”中的内容,意为“如意宝”;“多朋”是藏语“石堆”的意思。嘛呢堆主要是由刻有“六字真言”等经文和各种宗教图案、造像等石块垒积而成的一种石堆,上面插挂各色经幡和哈达,散见于藏族地区的高山、高原、草原、关隘、路口、河湖以及村落周围等处,供当地信教群众和过往教徒祈祷或祭拜之用。嘛呢堆最早称为“门扎”,意为“曼陀罗”,它的起源与藏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本教信仰有关,本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以占卜休咎、祈福禳…  相似文献   
10.
元代诸帝崇佛均甚,而被称为元朝最有文化底蕴的皇帝元仁宗则独树一帜,厉行新政,匡救时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清新锐气.在藏传佛教管理方面,采取较为灵活实际的措施,因俗而治,优礼僧人,重视藏传佛教领袖人物,进一步加强与藏族地区僧人的密切联系,以便安抚广袤藏区,怀柔地方势力;因势利导,正本清源,整饬管理机构,强化并规范藏传佛教僧人管理;明辨是非,彰显法度,清除历史积弊,制止僧人不法行为.其藏传佛教管理措施,恩威并用,赏罚分明,灵活实际,行之有效,为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达到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目的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