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形式化”与“非形式化”正像阴与阳、上与下、正与反等等对立面一样,是相比较而区别、相同一而依存.没有“非形式化”,也无所谓“形式化”、没有“形式化”,也无所谓“非形式化”,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为人类的有效思维效力、为社会进步服务.将“形式化”孤立起来,绝对起来,脱离人类思维实际,是形而上学,正如将“非形式化”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是形而上学一样.人类的思维发展史证明:理论思维逻辑的“形式化”是在“非形式化”的逻辑形式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形成的.先有“非形式化”而后有“形式化”,“形式化”的逻辑形式与“非形式化”的逻辑形式并非绝然割裂,而是相得益彰,各显威风.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李廉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哲学家早已运用归纳法了,并且建立了归纳法理论的雏型。苏格拉底的“反问法”()。叶与“助产术”(),柏拉图的‘“上升的辩证法”(),都是归纳法的理论,但系统地论述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的,则是被称为逻辑科学...  相似文献   
3.
《周易》的作者对卦象与爻象所“系”的“辞”,都属于“系辞”。通过对《周易》形象思维及其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考察,可以发现,无论卦辞还是爻辞,都有其语言(文字)结构的规律和“范式”(normal form)。“范式”是从现代逻辑学中借用的术语,指的是:为了达到指导人们(如卜筮者)行为的目的而具有的完整地或标准地表达一卦或一爻含义的语言形式。关于这一点,可以说孔子早已觉察到了,所以他在《系辞上传》中  相似文献   
4.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元素(原子)构成,元素又是由基本粒子(质子、电子)等构成。由于不同性质以及数量的基本粒子,按照一定规律,组成不同结构,时时刻刻运动变化,从而生成纷纭多姿的花花世界。《周易》有一个辩证符号系统,由相反相成的两个被称为“爻”的符号(“一”和“——”),组成反映客观现象的四个“象”和八个“经卦”,再由此经卦两两相合,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用以表达先贤对世界的认识,反映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创立爻、卦的伏牺以至文王,未必知道世界是由基本粒子和元素构成,然而《周易》的符号系统及其辩证演变规律,则是与客观世界的基本粒子构成元素,元素构成不同的物体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