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彭晓从炼外丹的角度解释《参同契》的说法作了辨正,认定他是从炼内丹角度阐明《参同契》的。分析了彭晓元精、元气生“纯粹”的还丹说,以无制有的思想和修丹数度关系说。认为他用“合天符”以“奇天符”的方式表述了典型的道家式的主体能动思想;同时,他未完全摆脱外丹说的影响,把内还丹看作“有气而无质”与“有气而有质”的实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道教的修仙方术从外丹学转向内丹学,乃是道教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一是由于药石等外物的烧炼“靡费”而“无效”,道教理论家转而向体内探求通仙之路径的结果,二是道教传统的服气、导引、辟谷、存思等内养方术的发展以及道教善于采获别家之长的兼容特性所致。如果说外丹学尚有一些科学实证意义的话,那么内丹学则把道教本来具有的神秘特性理论化、系统化了,其道“无间无应”,“不可秘禁,又不可妄泄”(《悟真篇·陈观吾序》)。然而,一种不可忽略的现象是:伴随这种修仙方术的神秘主义化,道教所特具的思辨哲学应运而生,显示出本国特色的宗教理论的成熟。本文试图就道教的思辨哲学与内丹学的关系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六朝以降,道教理论家在阐释早期道家经典时发现,道家的思维方式原本就是类似于“悟”的,这种悟的思维方式是达到生命长久的最好路径。本文通过若干道教主要人物和经典,对道教的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悟”有两个基本形式:一、对象之悟。悟道得道,都以对象的独立自存为前提,把对象变成自我。悟是一种生命智慧,它既不是知,又包含了知;既是体验的,又是知识的。二、道机之悟。有两个方面:一是天机,也即阴阳动静之机。二是人机,人机也即有的机缘、心机。人机与天机有着同一性,对生命之机的了悟,也就是对天机的了悟。  相似文献   
4.
《香港全真教研究》将要面世了,这本书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完成出版也算是有一段时间了。由于与香港的地缘关系,在广东做宗教研究自然也就与香港有着经常的、多方面的联系,加之香港道教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内地道教学术的“反哺”,以及笔者经常去道教学院授课,使得这种联系更为密切了。  相似文献   
5.
道教“重玄”哲学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道教发展史上,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个标立“重玄”的哲学思潮。它以唐初成玄美开释老庄为显要,以唐末五代杜光庭述《道德经胜“宗趣旨归”,明“重玄为宗”作为总结。国内外学者围绕有无一个“重玄学派”已有聚讼,而对这个思潮的哲学内涵、历史地位则未深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一、重玄之宗脉关于有没有一个重玄学派,这自然涉及到对“学派”的界定,但实质问题还是有没有一个重玄思潮。如果有,它有怎样的历史起因、承传脉络与思想特征。“重玄”,乃取自《老子》“同谓之玄,玄之又直”。然而,就其历史意义来说,它并非《老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岭南的新会紫云观、广州纯阳宫、黄大仙三个宫庙的社会调查的资料研究,分析了当代道教的生存处境,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道教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文化中,儒佛二家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世所共认,提起道教,人们多以为道教“杂而多端”,并无多少哲学思辩。道教到底有无自己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唐末五代时期著名道教理论家杜光庭思想内容的分析,来展示道教的思辨水平。 马端临《文献通考》云:“理致之见于经典者释氏为优,道家强欲效之,……祈祷之具于科教者道家为优,释氏强欲效之……。”此语正道破道佛二教相互涵摄的秘要,道佛二教除了在民间争夺信徒、抢占地势外,更在朝廷唇枪舌战,辩难教理,“不依国主,法事难立”是两教所共晓的道理。对于道教而言,要在对立氛围的诘难中占取上风,  相似文献   
8.
有关《庄子》的解释 ,迄今逾八百种之多 ,① 但在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式的解释 ,那就是郭象的《庄子注》和成玄英的《庄子疏》 ,以至于只要谈到《庄子》 ,就一定会联想到郭象和成玄英。郭、成二人的解释之所以有此地位 ,原因在于 :这二人对原著精神吃得透 ,以及他们有特殊的解释背景和方法。从某种角度说 ,后者甚于前者。我们或许不能冒昧地说古往今来的贤达对《庄子》精神吃不透 ,但能够说因为方法和解释背景的不同会对解释对象形成不同的结果 ,尤其是原著的细微与值得玩味之处。一种合理的 (暂且不说“好的”)方法会由此开出新的天地 ,这新…  相似文献   
9.
人们现在习惯说的“公平”概念,似乎是一个西方舶来品,是一个现代政治哲学的概念,其实不尽然。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家的确是把这个概念作为其学说的最基本概念来阐述,并由此生发出整个政治哲学理念,但是,并不能由此断定公平问题只是一个西方的或现代的问题。公平问题由来已久,它涉及到一个社会政治生活的平衡、和谐与稳定,也涉及到政权结构的合法性问题。任何一个社会,或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寻求社会安定,都要设法解决社会的不公,都要正面地回答什么是社会的公平、怎样才是公平的等问题,否则统治者的宝座便不会稳当。考察先秦公平观念,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社会建构过程和发展的倾向性,并由此理解当代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正义问题由来已久,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对公平与正义的诉求,而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有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方式的表达。这些诉求和表达是我们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源头,又是我们处理当今社会问题的思想基础。本文着力于先秦儒道两家对这方面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