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日常生活中, 语言的使用往往出现在某个视觉情境里。大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 视觉信息与语言信息加工模块并不是独立工作, 而是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以视觉信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为主线, 首先对视觉信息影响言语理解, 言语产生以及言语交流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 重点对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关于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计算模型,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马国杰  李兴珊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755-1767
阅读中的注意分配问题是区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两类眼动控制模型的核心因素,基于序列分布假设的眼动控模型与基于平行注意分布的眼动控制模型在对眼动行为的预测中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譬如一次注视下能否深度加工知觉广度内的一个以上词汇的信息.文章围绕两类模型对该问题的不同预测,深入探讨了两类模型的核心差异以及相关实验证据,并概括其它相关领域中在知觉广度内关于序列与平行注意分布的研究,以及对建构中文眼动控制模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读者在阅读中面临如何选择眼跳落点位置的问题。研究者在有词间空格的字母文字中(如英语和德语)发现人们倾向于将眼跳落在词中心偏左的位置,这个位置被称为偏好注视位置(preferred viewing location,PVL)。中文文本并没有空格来标记词边界信息,这使得中文阅读的眼跳目标选择机制更加复杂。近年来,研究者从中央凹—副中央凹动态调节的角度研究了阅读中眼跳目标选择的机制。结果发现在中文阅读中眼跳目标选择受到中央凹和副中央凹信息加工的共同影响,而副中央凹的加工直接决定了眼跳落点位置。  相似文献   
4.
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具有跨语言的特异性。在印欧语言中, 音位是语音加工的重要功能单元。音位指具体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如“big”包含三个音位/b/, /i/, /g/。目前, 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对音位的研究较少。本项目拟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对汉语言语产生中的音位加工进行探讨, 试图考察:在汉语言语产生中, 1)音位加工的心理现实性, 以及音位表征是否受第二语言、汉语拼音习得、拼音使用经验的影响?2)音位的加工机制是怎样的?具体而言, 音位加工的特异性、位置编码、组合方式、时间进程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将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言语产生的认识, 为建立汉语言语产生计算模型提供基础; 为比较印欧语言与汉语在机制上的异同提供基础; 为制定汉语语音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方便读者理解近期发表的中文阅读词语加工和眼动控制整合模型(CRM),本文详细介绍该模型。模型包括词语加工和眼动控制模块。词语加工模块在交互激活框架基础上采纳了新的词切分假设:知觉广度范围内,汉字构成的所有词互相竞争并决出唯一胜者,当一个词被识别,它也同时被切分出来。眼动控制模块决定眼睛何时移动以及向何处移动,采用基于加工的假设。模型模拟了中文阅读与眼动控制的重要研究结果。模型着重解释了无词间空格时的词切分和眼跳目标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洪志  李兴珊  李纾  饶俪琳 《心理学报》2022,54(12):1517-1531
主流的风险决策理论专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的理论, 以期捕获所有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然而大量证据表明, 这些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并不能如同描述性理论那样理想地描述单一个体的决策行为。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系统考察了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与为自己决策时的风险决策行为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本研究发现,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可捕获为所有人决策或为自己多次决策时的情况, 却不能很好捕获个体为自己进行单次决策时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与启发式/非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的边界, 为风险决策理论的划分和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中,为了进行视觉词汇的识别,需要对字符(字母或汉字)的顺序进行编码(位置信息编码)。本文介绍了拼音文字中的字母位置编码模型,包括开放双字母组模型、空间编码模型和重叠模型,综述了拼音文字和中文词汇识别中字符位置信息编码的研究成果,并对汉字位置信息编码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认知科学研究表明, 词在阅读认知加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把词从文本中切分出来。有别于英文等拼音文字, 中文文本的词之间没有空格分隔。在没有空格辅助的条件下, 中文阅读者是如何进行词的切分呢?本文主要综述了近期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1)介绍了一些词作为整体进行加工的心理学证据; 2)报告了词切分的认知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和一个中文词切分和识别的模型; 3)简要回顾了计算机科学中的词切分研究, 并指出了与心理学中词切分研究的区别和联系; 4)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将可能促进中文词切分的认知机理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消失文本条件下的词的预测性效应,探讨影响中文阅读眼动模式的控制因素,为中文阅读的眼动控制理论提供实证证据。以28名大学生为被试,在被试阅读实验句的同时记录其眼动轨迹。被注视的词的呈现时间设为80ms,在这种特殊的实验情境下,考察中文阅读眼动模式的影响因素。以词的预测性为自变量,以被试对目标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为因变量。结果发现,在消失文本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预测性效应。结果支持眼动的认知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