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1年,我出生在陕西户县一个世代虔诚奉教的农民家庭。改革开放后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陕西省天主教爱国会暨西安市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市秘书长的工作岗位上,为圣教荣主益人的事业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的胞兄李伯渔(1908——1980),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37位发起人之一。故,值此天主教爱国会成立50周年之际,抚今思昔,令人心潮起伏,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的崛起,元朝的大统一,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一大批少数民族涌入内地,同时也有一大批汉人迁往北方,各民族文化接触交融,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内地经济贸易的交流,出现了许多文化相交辉映的时代特色。这种融合不仅有...  相似文献   
3.
天主教据传溯自汉朝,时有圣多默宗徒初入中国传播天主教。但真正把天主教基本教义传入中国的是景教教士阿罗本。唐贞观九年聂斯托利派主教阿罗本,偕同道数人抵长安,太宗李世民命令宰相房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深知真正,特令传授”。并于贞观十二年秋七月下诏,允其建寺度僧传教。高宗时法流十道,寺满百城,从此景教流行中国二百余年。唐武宗会昌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第二次入华与利玛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天主教的入华时间,《利玛窦中国札记》的作者声称:“是圣多默本人把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他确实在这个国家修建了教堂”。“中国人和埃塞俄比亚人是由圣多默感化而皈依真理的”。这仅是外国传教士的  相似文献   
5.
国之赤子教之栋梁──怀念李伯渔主教李铁柱,李伯毅●李伯渔,字镜帆,陕西户县围琪寨(原属周至)人。1908年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农民家庭,弟兄四人,排行第二。李主教从小天资聪颖,敏而好学。12岁时,被推荐至天主教陕西高陵通远坊修道院学习,1933年7...  相似文献   
6.
糖坊街天主堂。简称北堂,座落在西安北门内糖坊街路西。最初(1625—1626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在陕西泾阳、西安一带传教时,就着手购地计划建堂。1627年金  相似文献   
7.
五十八年前的七月七日,在我们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史上,揭开了全民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新篇章。八年浴血抗战的巨大牺牲,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9.
唐贞观年间(635)有聂斯脱里派景教士阿罗本从"大秦"("大秦"是我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系)来到中国长安传教,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礼遇,派宰相房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深知真正,特令传授"。景教寺院除翻译经典外,景教士们既传教,也有行医施药活动,如:"病者疗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上述史实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碑文之中。  相似文献   
10.
李伯渔主教,字镜帆,陕西省户县(原属周至县)人。一九○八年八月三日生于一个笃信天主教的贫苦农民家庭,靠父耕母织为生,兄弟四人,行二。幼读私塾,记忆力、理解力俱强。一九二○年十二岁时,入天主教陕西高陵通远坊修道院,勤奋刻苦,虔心学习十四年,成绩突出。在此期间,他和同学高思谦(已故)研究世界语并在陕西省创立世界语学会。一九三三年七月九日,被晋升铎品,在周至、户县一带传教,深得教友爱戴。一九三五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深造,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读书期间,他还抽时间在一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