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以现象学"相关性先天"论题为切入点,借助"纯粹现象"概念在现象学思义开端处所具歧义性的考察而导向现象学还原之本性的探讨.具体的讨论分别着力于对"相关性先天"论题和明见性概念的构造性阐释,籍此,揭示现象学还原与构造观念的内在关联,凸显出先验现象学向最终起源回溯的运思路向.  相似文献   
2.
在胡塞尔从前期的静态现象学转向后期的发生现象学的过程中,他的"动机引发"概念和"视域意向性"概念扮演了重要角色,二者共同构成发生现象学的引导动机。"动机引发"概念揭示了经验的视域结构的本质,作为被动机引发起来的可能性意识,"视域意向性"概念的形成不仅为开启发生的构造观念提供了理论框架,而且"视域意向性"概念表明自身是一个先验主体性之权能性的系统,而这种权能性系统观念则进一步将我们引向发生性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以“回到实事本身”为旨归,而先验现象学只有作为发生现象学才能获得其完整的概念,因此,“实事本身”只有在发生的向度上才能最终得以确定.关于发生现象学,胡塞尔明确标识为起源研究,它致力于考察自我与世界之相关性先天的普遍历史性.发生的回问最终追溯到到活的原功能当下,这个活的原功能当下是一个不可再回问的、绝然不可注销的确然之物,一个“绝对的事实”.这个“绝对的事实”构成单子之个体性生成的“本质- ABC”,这种个体性的生成是交互主体性的,同时也是目的论的.单子的个体性生成表明先验自我与生活世界之先天相关的普遍历史性.基于这种先验的历史性向度,可以确立现象学之介于基础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的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4.
李云飞 《哲学研究》2012,(6):58-64,127
<正>作为胡塞尔后期思想的核心,"生活世界"问题已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胡塞尔本人对 "生活世界"概念表述的歧义性: "前科学的直观的周围世界"、"具体的生活世界"和 "原初的生活世界"等诸种含义彼此错综交织,构成难以释解的谜团。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 以下简称 "《危机》") 中,"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照为出发  相似文献   
5.
胡塞尔的休谟哲学批判一方面回溯笛卡尔的“先验动机”,以笛卡尔的“先验动机”来考量休谟哲学的得失;另一方面则前瞻康德哲学,考量“休谟问题”对康德哲学的历史效应。通过这种“回溯-前瞻”的关联性分析,胡塞尔将休谟哲学织入近代哲学发展的统一性进程。因此,胡塞尔的休谟哲学批判本质上是以休谟哲学为切入点对整个近代哲学传统的系统反思。胡塞尔的休谟哲学批判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休谟哲学的深层意图与其经验主义怀疑论之间的根本冲突,指明了消解这一根本冲突的方向和路径,澄清了近代哲学发展的旨归,即现象学是整个近代哲学的隐秘的憧憬。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问题不仅是其先验现象学的试金石,而且聚焦了其思想发展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和疑难。文章借阿尔弗雷德·舒茨与欧根·芬克的论争引出胡塞尔解决先验的主体间性问题的“原自我”方案,表明胡塞尔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所给出的“复多性主体”方案的素朴性。通过对丹·扎哈维关于先验的主体间性问题的讨论的分析,展显先验的主体间性问题的层次结构。最后,通过对原自我的个体化问题的论述,揭示更深维度的问题和疑难。  相似文献   
7.
哲学发端于对世界本源的惊异,可以说,世界问题与哲学本身一样古老.然自19世纪传统哲学接受实证主义方案以来,世界问题已近乎被遗忘.只有到了胡塞尔那里,世界问题才重新被置于哲学运思的核心.在胡塞尔看来,世界起源于意识的成就.世界作为视域总是已预先被给予在我们的经验中,只有澄清了这一普遍视域的起源,现象学从主体性的意向成就出发去揭示世界起源的任务才能被完成,而这只有在实行了现象学还原以后的构造性分析中才能实现.胡塞尔的分析首先着力于澄清前哲学的对世界的理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先验现象学对世界进行构造分析的主导线索,借以通达现象学意义上的世界概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