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初级军官心理选拔的预测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建立院校学员胜任特征及初级军官评价模型,探讨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系统的预测性。方法:某军校340名男性本科学员入校时完成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毕业前进行院校胜任特征评价,对162名学员毕业后1~5年进行部队工作表现追踪评价。结果:中国MBTI-G人格类型测验对院校学员管理能力、影响力、约束力、口头表达、军人气质、人际关系等有较好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72.13%;中国军人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6项精神障碍维度对情绪稳定性有较好的预测,预测符合率71.90%;院校学员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对学业成绩、文字表达、口头表达、人际关系和决策能力等胜任特征也有一定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66.70%;三项测验院校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达81.70%,部队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76~87%。结论:为我军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提供了实用工具,为提高心理选拔预测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合同目的的深层次解释,宜从合同当事人出发而非从规范出发.当事人进入合同的目的在于实现相互间的利益变动.可把通过合同的利益变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缔约前阶段、缔约阶段、履约阶段、履约后阶段.当事人在各阶段中的利益表现形态各不相同.通过合同的利益变动过程可能会受到法律的阻碍、人的阻碍、客观情况的阻碍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