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 哪个妙龄女郎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真至美 为什么从中有惨痛飞迸 德国诗人歌德脍炙人口的诗句,一语道出了世代少年对爱情的向往与体验。爱情,这种人类精神中最深刻的冲动,似一道强劲的电弧,照耀着男女之间最灿烂的篇章。然而,在爱情生活中,真正对我们有所启迪和指导的力作,却甚为鲜见。保加利亚哲学教授基里尔·瓦里列夫的《情爱论》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直言三段论是由三个直言命题(即对一种事物做出的“是”或“不是”的性质判断)构成的一引演绎推理。例如: 一切科学都是真理 (1) 唯心主义不是科学 (2) 所以,唯心主义不是真理 (3) 在直言三段论中,前两个命题称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错误再认: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耿海燕  朱滢  李云峰 《心理学报》2001,34(2):104-110
该研究基于错误再认现象,确立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在决定一个刺激是被有意识知觉还是无意识知觉时,刺激特性和注意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偿的作用。实验一表明,当一个刺激短暂呈现而被无意识知觉的时候,增强刺激特性或提高注意水平都能使它的知觉变为有意识的;相对应地,实验二表明,一个处于分散注意条件下被无意识知觉的刺激,也可以通过使注意集中或增强刺激特性而使它的知觉变为有意识的。该研究对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人性问题的讨论异常热烈。争论各方往往各执一端,却大都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提法,尤其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个著名论断为根据。这样,对于马克思提法本身的理解,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一些文章仅仅就马克思提法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忽视了马克思考察人的方法,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提法中体现的方法论意义的阐发是很不透彻的,因而也不能深入地理解其本体论方面的意义,不能从马克思前后思想的逻辑联系、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期思想演变过程等角度全面把握马克思提法的意义,导致了理解上的简单化和表面化。  相似文献   
5.
家庭伦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建构家庭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经历了“等级式”到“契约式”的关系变迁、“单一化”到“多元化”的结构变迁、“严格化”到“自由化”的功能变迁,在家庭经济、婚姻和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一系列伦理问题。建构新时代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需坚持以伦理自觉树立正确家庭伦理观,以伦理自信培育优良家庭伦理文化,以伦理自强健全现代家庭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