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德国哲学家乔纳斯 20世纪 70年代末期在其《责任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把技术列入伦理学主题以来, 各国学者围绕技术伦理学发表了不少论著, 并围绕“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可能性和实践意义”展开了争论。(参见格鲁恩瓦尔德, 第 7-13页) 这种争论的实质并不在于技术伦理学是否成立, 而在于把人们引向了对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更为深入的伦理学思考。它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一是目前技术伦理学使用传统的价值、责任等概念来分析技术伦理问题, 出现了诸多矛盾 (如运用价值判断处理新技术决策会导致各方固执己见和冲突激化, 运用责任伦理无法规定技术后…  相似文献   
2.
技术哲学的空间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三虎 《哲学动态》2006,19(6):62-67
整个现代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的发展一直缓慢地变革着人类的空间观念,由此展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哲学主题是:技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与此同时,技术哲学也开始就技术发展的社会效应进行了空间性思考。本文通过考察技术哲学的空间话语转向、空间经验批判和空间重构诉求,意在促进人们在空间向度上整体地把握健康发展的技术实践问题,以推动我国自主技术创新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轨道。一技术哲学的空间话语转向技术哲学诞生时实际上卷入了一种时间性或者历史进步的言说之中。一般认为,德国学者卡普(ErnstKapp)的《技术哲学纲要》(1877年)标志着技…  相似文献   
3.
一、裂痕日深早在50年代,英国学者C·P·斯诺就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在文化整体中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正在被割裂为两种文化,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正在成为两个语言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这里,他道出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深刻矛盾和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并没有因为人们的关注而有所愈合,特别是进入世纪末后10年来,裂痕愈裂愈深了。1994年,针对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学终结论”(1989年在第25届诺贝尔会议上曾专门讨论科学终结的问题,并于1992年出版了名为《科学终结吗?》…  相似文献   
4.
哲学犹如一幅地图,哲学中的各个分支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分别在这个地图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我曾参加过工程哲学方面的若干次研讨活动,但却从未想过工程哲学会在哲学地图上占据何种位置,而是认为它不过是技术哲学的延伸或深化而已。然而,当我阅读了由殷瑞钰、汪应洛和李伯聪等国内工程界专家和科技哲学界学者撰写并于近期出版的《工程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一书时,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该书提出的关于“哲学地图”的一个新的观察和估计:“发展着的工程哲学正在改变当代的‘哲学地图’”,期待“工程哲学将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5.
鉴于纳米技术目前显现出的启发式控制活力,可以将其作为伦理学一个重要的潜在探索领域。这就要求把对纳米技术的规范分析从一般技术制品和后果评估扩大到技术隐喻、想象和语言评估,由此认为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德莱克斯勒式纳米机器是一种机械隐喻,必然导向决定论式的单向度社会命运,但其论敌斯默莱的生物模拟隐喻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范式转换,因为它为人在纳米技术发展中提供了表达责任感的道德机会。沿着这一线索,目前倡导伦理导向的纳米技术发展,就是要把它作为一个多学科背景依赖领域,把参与其社会意义塑造的各种主客体要素引导到人道主义立场上来,以使纳米世界建构真正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三虎 《现代哲学》2005,1(2):113-121,128
在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柏拉图有关技艺与价值关系的论述日益受到重视。只是目前已有的技术批判与技术建构两种视角并不能完整地展示柏拉图的这方面思想,其实他在其相关的对话中试图为技艺与价值的关系提供一种整体论伦理学基础,即技艺只有包含参照善的罗格斯才能获得健康发展。当环境破坏作为文明危机日益展现在人类面前时,柏拉图的这一整体论见解尤其显得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语言游戏——利奥塔的后现代科学哲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现代主义相反对的后现代主义是60年代兴起于法国、美国等地并迅速波及全球的一种文化思潮.它以解构中心的多元世界观、用文本话语论替代世界本体论等为特征.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的一支主要力量,而利奥塔则是后结构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他于1979年出版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至今仍是研究后现代主义问题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生成论意义上,技术是一定背景下人、知识、物、社会和制度因素的价值聚合的生成性产物。克拉克指出:“‘技术’并不是随时可以从架上取下,自动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人工物,相反……唯有以进化的意识对技术进行实际理解,才会看到技术是特定环境下自身动力和其背景条件运行的结果,且处于永恒的变化中。”①这意味着技术作为处于背景和具体情形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