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章从人性观、健康观、致病观和致病机制三个方面对艾利斯的心理病理观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指出心理疾病是由于人格结构的失衡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的ego和罗杰斯的self译成中都是“自我”。章对弗洛伊德和罗杰斯的有关“自我”的致病机制作了分析比较。作指出,两有相似之处:心理疾病都是由于自我不能使人格结构得以协调而导致的。不同之处:自我的作用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的ego和罗杰斯的self译成中文都是“自我”。文章对弗洛伊德和罗杰斯的有关“自我”的致病机制作了分析比较。作者指出,两者有相似之处:心理疾病都是由于自我不能使人格结构得以协调而导致的。不同之处:自我的作用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和罗杰斯的理论概念、话语风格、对治疗进程的把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心理致病机制的论述也就明显不同。然而,仔细分析后发现,两者的心理病理观都是基于特定的人性观,围绕自我展开的,存在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