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如何评价“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转向”?朱宝信(河南驻马店地区卫生学校)我国哲学改革以来,价值论研究日趋活跃,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笔者以为,就其弥补原有教科书之空白来说,价值论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深刻的进步。但是,对于有些同志的过高评价,笔者...  相似文献   
2.
作者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参照系,以历史的检验和时代的需要为取舍坐标,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精华体系的设想,这就是以天人合一为框架,以格物致知为进展。以道德人格为归宿,从中展示出天道人道,内圣外王,由理及礼的丰富的哲学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一体系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它必将在新的时代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格物致知”论抉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以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为显著特征的儒家文化中,还旁生着一种探究事物规律、穷尽自然性质的理论源流,这就是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而在宋明时期发扬光大的“格物致知”论。 以儒学哲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其基本内容是以人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而展开的,人学是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一条主线,这一“人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能思维的人在与外部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使世界发生符合人的愿望的变化,另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活动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这一基本特征在内容上的展开,马克思曾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表述。第一个角度是人的活动方式。实践活动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性质和特征朱宝信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不是哲学思想形成的早期,而是马克思在早期就形成的成熟的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早期形成的哲学思想,就是研究他从1841年的《博士论文》到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5年间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此后,马克思就在已经形成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就其性质而言,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不是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实践唯物主义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强调的是主客体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对立。主张以实践的辩证法解决主客体的对立,通过实践的辩证法,人朝着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向前进。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与旧哲学相比,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这两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在其形成过程中,还有四个不同于旧哲学的显著特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动力,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2)马克思哲学形成的重心,不是唯心唯物的本原之争,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3)马克思哲学形成的线索,开始于人的本质的论证,继续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