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无论是客观数据还是主观感知,都显示中国已经处于一个社会冲突事件的高发期.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类型是经济型的直接冲突与社会型的间接冲突.社会冲突在总体上是上升的;冲突的风险源清晰;冲突的主体为利益受损群体与利益获得群体;冲突的性质以经济领域的利益性冲突为主,具有可协调性;冲突的强度与烈度有加剧的趋势;冲突矛盾呈复杂性,处理的社会成本升高;群体性事件开始作为"弱者的武器"被普遍地使用;对社会冲突事件开始由封闭的、僵硬的内部处置到开放的、弹性的公开处理.  相似文献   
2.
朱力  吴炜 《学海》2012,(2):59-66
本文使用2010年收集的江苏省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保情况以及影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状况有较大幅度的改善;第二,农民工个人特征中,如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工龄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有显著影响。第三,在企业特征变量中,企业性质、工种和企业规模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现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兼论"和谐社会"的理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朱力 《学海》2005,(1):42-47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整体的观点,是我们理解"和谐社会"的一个视角.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能够建立起一种促使"和谐社会"运行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江红艳  王海忠  何云  朱力 《心理学报》2016,48(1):95-105
由于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与人际关系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反映人际感知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为品牌感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 以往研究多关注品牌感知两大维度--“感知能力”和“感知温情”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鲜有研究同时基于公司层面和产品层面考察品牌感知不同维度的前因变量及其交互作用机理。鉴于此, 本文实验1考察了公司形象/产品属性超越的不同维度与“感知能力”和“感知温情”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公司形象和产品属性超越对购买意愿的协同效应。具体而言, 当公司形象为能力型时, 产品享乐性(相对于功能性)属性超越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高; 当公司形象为诚信型时, 产品功能性(相对于享乐性)属性超越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高。而且, 品牌赞赏感在上述协同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实验2探究感知风险调节公司形象和产品属性超越对购买意愿的协同影响。文章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理论贡献, 对企业如何实现公司形象策略和产品属性策略的协同促进等方面的营销启示, 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成员既是规范的受益者,也是规范的建设者,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在人们遵守或者违反规范的行为中,可以发现许多公开的或潜在的某些具有规律性的原则.本文提出了社会规范的命题:规范收益的社会预期、规范相对剥夺感、规范需求不平衡、规范的社会成本、规范使用价值、规范的标示性、规范奖赏与惩处、规范的榜样效应、规范遵守的非理性等十个命题.还提出了社会失范的命题:图方便、插队、失范感染、失范累加、失范的"晕轮"效应、失范的隐匿空间、"稻草人"规范、适度压力、规范变动、规范替代等十个命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