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第七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侧记曾盛林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等24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暨第七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93年10月27日至31日在长沙召开。会议右150余人出席,收到学术论文9叨余篇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与会学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阐述。1.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它包括以实事求是为特征的思想认识路线.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和以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唯物史观等。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2.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前者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基础。它的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参照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既不能将二者割裂或对立起  相似文献   
2.
1988年,文艺界关于文艺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从创作论层面推进到本体论层面,就文艺观的哲学基础展开了论争。现将三种主要观点简介如下。一、第一种观点主张以反映论为文艺观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认为:现在有一些人否定文艺上的反映论,以各种方式企图证明,反映论就是否认作家、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机械的镜子式的摹仿生活。这种指责是毫无根据的。反映论的批判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所论述的反映对象、反映结果、反映的过程和方式,以及对于反映论的整体内涵和理论基础都存在着明显的误解。关于反映对象,必须如实地理解为人们的社会存在,或人们的社会关系,或人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新趋势曾盛林1992年11月9日至13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内容逐渐拓展到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一个新标志。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六个单位联合召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工作者110人出席会议。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一、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问题。会议着重讨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之间的关系。与会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出发点是实事求是。他一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没有思想解放,就不能真正作到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本身就包含思想解放,因为它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的思想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毛泽东思想的直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恩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会和中共浙江舟山地委党校联合举办的全国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86年5月20日至26日在浙江舟山地区普陀县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工作者52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多篇。现将会议讨论和论文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发展唯物辩证法,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列宁对人类作出的一个最伟大的功绩。在这个最重要的世界观方面,他象在任何地方一样,首先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一方面揭露哲学修正主义毫无根据,另一方面揭露机会主义者忽视辩证唯物主义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敌人的斗争中,列宁始终不渝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同时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名符其实的新时代。就象现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重庆出版社1992年2月出版了张翼星编著的《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一书,笔者读后颇有所感,略谈一二,向学界同仁加以推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