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刍■》一集吐真言道、哲、诗词三大篇①苦学深思成美业灵童生在万全山②①《刍■集》巴蜀书社出版,内容分三篇:“道学”、“哲学”、“诗词”.集前有作者“小传”。②集中有《自嘲》诗云:“万全山下一狂重”,及其意用之。(二)幼经家塾筑基深《道史》修成举世惊(钦)①弘法殷勤讲辩证泰然历劫献红心阶中国道教史阳卷本,即在台湾出版.全书约二百万字。(三)宝书晚读岂无缘““道学篇”中卅万言中国根基枝叶茂期君继写《悟真篇严①君以新著(刍菜集)题赠。②篇中引鲁迅论道教名言:“中国报批全在道教”。我爱南宗祖师张贵…  相似文献   
2.
出家人一日(漫画)明涛绘明尧文出家人一日(漫画)@明涛@明尧...  相似文献   
3.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4.
他是个怪人,程朱理学帮助他走上仕途,后来,他站在理学的对立面,向传统的儒学礼教挑战;他辞官不做,归隐园林,过起亦僧亦俗,僧俗不二的居士生活。人们以他为“异端”,他以“异端”自居。他是谁?他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  相似文献   
5.
在原始森林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动物大会召开了。会场的主席台上方,长颈鹿用舌头沾着碳灰在蜘蛛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织成的长条上写道“团结起来迎接新挑战“。大会在嘹亮的《动物歌》声中隆重开幕,大会由大象波比主持,只见他在主席台上挥了挥手,  相似文献   
6.
明尧 《法音》2002,(2):28-30
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由中华书局2001年6月出版,是禅宗思想、哲学、诗歌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20世纪的禅宗研究,涌现了很多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可谓波澜壮阔、如火如荼。但是,这些研究工作还存在着较少涉及的地带,比如对大乘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关系的研究、禅宗哲学象征的研究、禅宗诗歌的研究,都还远远不够。“禅学三书”就是在这些方面所作的尝试。吴言生博士的禅宗研究系列之所以由三书构成,是因为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7.
明尧 《法音》2009,(6):15-23
众所周知.明清以来.中国佛教在整体上显现衰微之势。到了清末民国年问,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挤压和国内政治对佛教剥夺之加剧.这种衰落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挽救危难中的佛教,一大批高僧大德纷纷问世.为危难中的中国佛教把脉开方。他们都一致认为.佛教走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根本原因是,僧团素质低,道风不振,戒律松弛,不关注现实人生,等等;所以佛教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首先革除自身的痼疾,树立正气,强身固本,所谓“真气内充,邪不能干”.  相似文献   
8.
明尧 《法音》2008,(9):3-19
大慧宗杲禅师.宋代临济宗杨岐派高僧,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字昙晦,号妙喜,安徽宣州人,俗姓奚。十七岁剃发、受具。初依曹洞宗诸老,后谒湛堂文准禅师。文准禅师示寂后。参天宁圆悟克勤,发明大事。后奉克勤禅师之命。分座说法,一时名重丛林。后隐居云居,既而结庵于福州长乐洋屿.开法接众。绍兴七年奉诏住持径山寺。法席大盛。  相似文献   
9.
贪嗔痴乃作恶的根源、造罪的根本 ,是故能无贪嗔痴、念修行 ,必定能速成菩提。而息灭贪嗔痴的方法就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佛教经典《百喻经》中有一则有名的寓言《师患脚付二弟子喻》说的是两个年轻人 ,同拜一位老人学习技艺。老师详细地指导学生们学习 ,学生也很尊敬老师。但老师毕竟年老了 ,患上了脚病 ,需要常常有人为他按摩。于是两个弟子便各人负责一只脚 ,很小心地为老师按摩 ,日子一久 ,由于两人的手法、力道等的不同 ,效果也不同。于是成效较差的师弟便嫉妒师兄 ,而师兄也骄傲得不得了 ,而轻视师弟 ,于是两个人的心中便起了敌意。…  相似文献   
10.
活得安祥     
编者按:一行禅师是当代世界著名的禅师,在法国创办了梅村坐禅中心,倡导正念禅、行禅和人间佛教。他对佛法有着独到的理解,先后出版了约八十种著作。最近在他率领法国梅村坐禅中心研修团来华访问之际,华侨出版社以及河北《禅》编辑部分别翻译出版了他的三部著作:《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