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方军 《现代哲学》2006,(2):84-89
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两汉经学的式微与魏晋玄学的孕育中得以显现出来,其表现有三:一是其治道思想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性;二是其所关注时代问题的转变,围绕本末、名实、才性诸问题而展开;三是王符治道思想中所彰显出的人本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陕西省委党校和延安地委党校联合发起的全国党校系统第八届哲学讨论会于7月23—27日在延安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校系统及有关单位的哲学工作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哲学与社会主义。围绕这一主题,与会同志就下述问题展开了讨论:社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从康德的“世界公民”、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个人”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的历史演变,进而认为,康德哲学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它是近代哲学主题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的完成者,更主要的是它开启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这一“新的哲学变革”;黑格尔哲学以其“宏大的历史感”和否定性辩证法使历史观的探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则使历史观真正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成了近代哲学主题由认识论向历史观的转变。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现汽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实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又具有同样鲜明的时代品格,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有一种倾向,一谈中国特色、民族性,就是中国传统,而且是古代传统(如孔孟或老庄),似乎不这样,就无法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无法体现中国区别于他国的特色。按照这种理解,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传统构不成真正的中国特色;不能成为体现民族特性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更因为是外来的,不能成为我们的传统。姑不论这样谈论传统、中国特色、民族性是否正确、合理,至少从这种思路出发来理解邓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除了继续前几年有关问题的讨论之外 ,在探讨重点、理论推进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从而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世纪谋求新发展的某种可能性。一、从真理观与价值观统一的高度把握实践标准1998年 ,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揭示马克思的人格理论在科学历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说明:人格问题,本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科学的人格理论与唯物史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这方面,有所忽视的不是马克思本人,而是对马克思的丰富思想存在着简单化理解的研究者。笔者以为,马克思考察人格问题的方法论对于我们恰当地分析人格的本质、人的发展问题从而进一步考察现代人格理论的得失、偏颇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践·历史必然性·价值——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价值论的探讨正在突破单纯认识论的框架,向着哲学历史观的高度提升。实际上,这种努力并非自今日始。例如,早在5年前就有论者明确地将探讨马克思历史观的“逻辑系统和价值系统的总体关联”作为研究宗旨,正确地指出,如果忽视马克思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