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侯慧明 《法音》2021,(8):47-51
岩山寺,古称灵岩院,位于繁峙县天岩村。金正隆三年(1158),建正殿(即水陆殿)五楹,并在殿内绘制水陆壁画,又建文殊殿(南殿),并于金大定七年(1167)绘制完毕南壁。南殿西壁壁画南侧上部题记曰:"首□□□□发诚心益舍净财愿画西壁□诸人名姓如后:□□、赵园、□□、母段氏、霍庙、韩氏、王政、高氏、博德、冯氏、□□、母王氏……大定七年(1167)前二十八日画了灵严院,普画匠王逵,年陆拾捌,并小起王辉、宋琼、福喜、润喜。"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根源于学习,与学习有关的约占50%;在日常咨询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更多的起源于“杂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我国密教研究开始兴起,以佛教界学僧和居士研〉-7者较多,观点大多古今思想相杂,按己意发挥较多,纯学术性科研较少。80年代以后,我国的密教研究取得较大的进步,在密教历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密教文献整理、文物考释研究取得较多成果,地方密教研究、密教的社会影响、密教与其他宗派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已有一定成果积累,但仍存在诸如对密教思想、密法的研究严重不足,对国外密教研究成果较为欠缺,密教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伊斯兰教有很多好的风俗习慣。例如反对愚昧无知,主張学习科学。反对杂乱无章,主張整洁秩序,待人接物讲究礼节等。这些风俗和习惯都是好的,都是近代文明世界人們所重视的。我們礼拜和作其他宗教功課时要作大小净,这样不但能保持皮肤清洁,而且能使人精神愉快,增强体内新陈代謝的进行。同时也能防止病菌在皮肤上繁殖生长,减少病菌进入体內的机会。由于我們在大小净中有嗽口、洗鼻、净下等程序,从而保持了口腔、鼻腔及阴部之清洁。口腔是人体消化器之开始器官,口腔內經常有細菌存在,保持  相似文献   
5.
李通玄因著《华严经论》自成一系,备受佛教界之推崇,其行迹逐渐被神化。北宋时期,因宰相张商英等人的大力推重,对李长者的崇祀由佛教界扩延至社会民众范围,并上升为国家崇祀。元明清时期,以核心崇祀区域方山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展。佛教信仰依托佛典经论、造论高僧、演法遗迹三种基本载体播散传承,佛典经论直接推助佛教内部对造论高僧之崇敬乃至神化,演法遗迹亦转变为佛教圣地。佛教信仰民间化过程中表现出由核心信仰群体、核心崇祀区域向外逐步地多层次地扩展播散的特点,统治阶层以及儒士在佛教信仰形成以及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一般民众信仰的传续形成则表现出较多的随从性与断续性。  相似文献   
6.
昙始考     
昙始是北魏时期佛教神异人物,也是最早向高丽传播佛法的高僧。《高僧传》基于宗教目的,载述其神异事迹较多;《广弘明集》则较为客观;再与正史《魏书》对比,以及与《昙始行状记碑》、山西青莲寺出土的昙始造龙华像碑相互参证,甄别人物,厘清了昙始扑朔迷离的生平行迹,总结了他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功绩,亦从侧面反映了《高僧传》等佛教史传文献的撰述特点。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根源于学习,与学习有关的约占50%;在日常咨询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更多的起源于“杂念”。  相似文献   
8.
澳门无量寿功德林本为"女众清修之所",自从创办该林的一些民国高僧大德陆续往生之后,有相当长时期不对外开放,也不发起主办公开的社会活动,故长期不为外界了解。但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原因在于功德林现任住持戒晟法师的大力改革。因此,近来仍有报纸报导说:"……(澳门无量寿功  相似文献   
9.
侯慧明 《法音》2022,(6):60-65
<正>水陆法会亦称作水陆大会或者水陆大斋,是以救度亡灵为主要目的。一般认为水陆法会由梁武帝创建,这应是遵式、杨锷等人托古附会的一种说法,笔者认为水陆法会的创制应是在唐实叉难陀译《佛说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之后,并结合密教仪轨创制。水陆法会兴起于唐末,宋代以来大盛,寺院一般修建水陆院,或于墙壁绘制水陆壁画,或置办水陆画轴,或塑水陆像,一般做七昼夜法事,也有四十九昼夜者。  相似文献   
10.
我与朴老交往不多,但在为数不多的交往中,深深感受到了朴老那崇高的道德、宽广的胸怀和亲切和蔼、提掖后生、注重文化、弘法利生的长者风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千百年来佛陀的正法皆赖四众弟子的弘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宗教政策得以恢复落实。佛教的发展应向何处去利弗教界正在徘徊之时,是朴者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阐述了佛教的本怀,充分体现了佛阳出现世间、教化世间、慈悲救世的精髓,给恢复之初的佛教界指明了方向,使全国各地佛教从无序走向有序。90年代初,当佛教在恢复之后,沿着人间佛教的大道前进时,遇到了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