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顗号称智者大师,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开创了中国佛教最早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创立一代教观,智慧出众,颖悟过人,确实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智者。关于智者名号由来,早就有明确的解释。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扬州总管杨广请智顗为菩萨戒师,智顗赐名“总持”,杨广上尊号“智者”。对此《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有所记载:“以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总管金城殿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方便智度,归宗奉极。以此胜福,奉资至尊、皇后,作大庄严。同如来慈,普诸佛爱,等视四生,犹如一子。”师云:“…  相似文献   
2.
徐文明 《法音》2007,(4):38-4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法不孤起,道由人弘。宗教兴盛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体制,体制建立靠理念。建立一个合理的佛教教育机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这是佛教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崇尚俭朴、反对奢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宗教共同遵循的宗风。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动荡的形势下,维护这一优良传统、提倡节俭、主张艰苦朴素、反对盲目追求奢华的意义更加凸显。因此进一步挖掘和探讨中国宗教崇俭戒奢的历史传统,使其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很有必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本,三者都有崇俭戒奢的历史传统,本文主要以佛教和道教为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话务员成就目标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的成就目标量表、工作倦怠量表调查270名移动一线话务员。结果:1.掌握目标取向与负性的情绪耗竭以及玩世不恭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2.表现趋向以及表现回避与情绪耗竭、玩世不恭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成就动机存相关系数不显著;3.掌握目标取向负向预测情绪耗竭以及玩世不恭,而正向预测成就动机,而表现回避正向预测情绪耗竭和玩世不恭。结论:掌握目标取向的个体感受的倦怠程度越低,而表现回避和表现趋向的得分越高的个体感受职业倦怠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6.
徐文明 《法音》2002,(2):25-27
禅宗西土传承一向得不到学界的承认,与之相关的《付法藏因缘传》也被视为伪书,其所提出马鸣传毗罗、毗罗传龙树世系当然属于杜撰。吕贗先生以为《付法藏因缘传》夸大了马鸣与龙树的关系,虽然他也指出北印本来就有“四日并出”的传说,将马鸣、童受、龙树、提婆作为同时代人,但又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没有可靠的根据。“四日并出”是否只是传说,还须考察之后再下结论。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詙盘●国条之二“童受伽蓝”:(童受)尊者稰叉始罗国人也,幼而颖悟,早离俗尘,游心典籍,栖神玄旨,日诵三万二千言,兼书三万二千字,故能学…  相似文献   
7.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五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然而就在和平鸽高翔在蓝天上的时候,一群吃人的铁鸟却在呼啸着冲上南斯拉夫的天空,扔下一颗颗闪光的炸弹。就在中国人民在四季长青的春城昆明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之时,三枚罪恶的导弹却乘着黑暗的掩护,在“人权卫士”的授意之下,同时飞向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夺去了三个正在为和平而努力的中国人的生命。为什么和煦的春风中会出现冷酷残暴的杀气?为什么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会受到一股凶猛的暗流的逆转?为什么民主喊得最厉害的人会对别国施行毫无道理的专制?为什么最强调人权的人会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国佛教也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步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然而,这种辉煌兴盛的形势并不意味着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甚至有些问题被暂时掩盖,有些矛盾  相似文献   
9.
“尊贤尚功”的文化价值取向确定了齐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其政治体制呈现一种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状态,影响着明清齐地戏曲家们的创作思维。崇尚功业、致君泽民成为他们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此外,在女性形象塑造和婚姻观念上所体现出来的开放性、包容性也彰显了齐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智者情怀     
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巨人,他不仅智慧过人,乐说不穷,辩才无碍,而且满怀慈悲,接引众生,为他损己,可谓悲智双运、福慧俱足。他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和牺牲精神的宗教大师,一生经历坎坷曲折,富有传奇色彩,无论是什么处境,他都能安然处之,不为所动。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