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秘密召见 我因为在一家杂志主持心理咨询专栏,在部分读者和熟人中徒有虚名。除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有一些成人喜欢找我聊聊。 去年夏季的一个礼拜天,熟人小彭来找我,说要带我去见一个人。我说我很忙,不去行不行。他说你知道要见的人是谁吗?附耳告诉了我一个名字——吓了一跳,这  相似文献   
2.
赤橙黄绿青蓝紫,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绚丽的风姿。如火的山茶花、洁白的广玉兰、青翠的山峦、燃烧的红霞……各种各样的色彩,不时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有人说,色彩如琴键,能弹奏出各种曲调,使我们在放眼七  相似文献   
3.
慧娴是个初涉世的女孩,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虽说不上有多漂亮,但人如其名,聪慧贤淑,很是可人。不久,就有人用一根红线把慧娴跟一个小伙拉到一起。同事们都说这位热心人真有眼力,红线牵起来的这两个年轻人太般配了。于是,大家常常高兴地逗慧娴:现代化,快节奏,就等着吃喜糖了。可等来等去,最后两个人分手了!大家很是不解。爱情的事,旁人也许真的不好品头论足。不久,又有好心人搭桥,又是没有爱起来。再不久,还有好心人搭桥,还是没有爱起来……大家这下真有点困惑了。慧娴自己呢,更是困惑。当慧娴在咨询室对我讲述到此时,满脸困惑地望着…  相似文献   
4.
一男子送恋人回家,走到一半路,下雨了。女的说:“下雨了,别送了,你回去吧!”如果男的真的转身回家,女的会很失望的。男的耸耸肩,笑着说:“下小雨,没关系,雨中散步最有情趣。”女的听了,心里甜丝丝的。女方一句“你回去吧”,就属于“言外期待”,其实是希望对方再送送自己。  相似文献   
5.
适度的压力,对提高一个人的竞争力与战斗力很有帮助。有心理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容器里放一条鱼,不久,那条鱼就无疾而终。在同样的容器里,一下子多放几条鱼,结果它们生活得很愉快,而且生命指标特别优异。  相似文献   
6.
粉色诱惑网络交际成瘾通常包括过度地使用QQ、MSN、聊天室等在网上进行人际交流,过度卷入网上的人际关系,网上的朋友变得比现实生活中的家人和朋友更加重要。很多情况下会导致婚姻的不和谐和家庭矛盾。欣梅最喜欢的事就是上网聊天。每换一份工作,她都要申请一个Q Q号,不同的Q Q附着不同的身份资料和照片。在这些资料里,欣梅有时是某跨国公司的白领,有时又是某重点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性别也随着身份在“GG”和“MM”中不停转换,贴在网上的照片一律光彩照人,“G G”都是帅哥,“M M”全为靓女。俊男靓女的形象加上完美的履历,引来众多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追求卓越的探索中,看到了“目标”的驱动作用,“信念”的导向作用,而它们全部都是“思想”。思想的差异导致了行动的差异,而行动的差异,导致了结果的差异:卓越和平庸、成功和失败、伟大和渺小。人类在自我认识的摸索中,逐渐将焦点聚集在自己的大脑上。开始是在伟人们的大脑结构上寻求答案,发现从生理上讲并无什么特殊之处:大小、重量、皱折……进而转向对在世的伟大。  相似文献   
8.
22岁的可欣有着模特儿般的身材,以及任何女人都会嫉妒的漂亮五官。但她却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丑的人,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一个鼻孔比另一个大。她还忧虑她的皮肤颜色太过苍白,并且凹凸不平。于是她试着把自己晒黑,涂上浓浓的蓝色眼影,变换不同的发型等。任何能把别人注意力从她身上缺陷处转移掉的方式都试过了,可她仍不满意。可欣担心同事们背地里嘲笑她,她的心思根本无法集中在工作上。每天稍有空闲,她便掏出随身携带的镜子,对镜检视自己的脸。有一次她坐公共汽车去上班,半路上突然想起出门前忘了化妆,她觉得车厢里的乘客盯着她的脸在看,并嘲笑她的苍白。她惊恐得提前下了车,转而拦了辆出租车。一路上她把头埋得低低的,惟恐司机从后视镜里注意到她苍白的脸。  相似文献   
9.
心理平衡操     
现代社会是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是适者生存的社会。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大、负担重,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容易导致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因此,怎样保持心理平衡,有关专家提出了以下的忠告:一、不苛求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否则,过高的期望值会使人误以为自己总是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完美主义者”常有挫折感。所以,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10.
作为心理学家,多年来我一直在探寻成功人士的精神世界,我发现了两种本质的力量:一种在严酷而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艰苦工作。另一种是在突发、热烈的灵感激励下立即行动。绝大多数人习惯于将突发的灵感窒息,尔后又回到原来的生活常轨。威廉·詹姆斯说:灵感的每一次闪烁和启示,都让它像气体一样溜掉而毫无踪迹,这比丧失机遇还要糟,因为它在无形中阻断激情喷发的正常渠道。有一次,沃尔特·B·皮特金和我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我们提出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我们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我们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