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徐志明 《学海》2011,(6):53-56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大量建设用地,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却大量闲置,宅基地换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苏州市利用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政策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宅基地换房试点。宅基地换房既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发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为进一步推动宅基地换房的顺利开展,政府还需在宏观管理、政策扶持、用地周转指标审批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明 《学海》2003,3(3):66-70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不断推进 ,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并由此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但江苏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也出现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劳动力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文章最后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等角度提出了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程度与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明 《学海》2004,(6):98-101
随着各级政府对私营个体经济的重视,各地的政策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尽管如此,一些地区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状况仍不理想,重要原因在于各地的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企业规模和运行效率。本文从江苏、浙江两省市场化程度的差距入手,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对两省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市场化程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