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艳梅  张明  徐展  李毕琴 《心理学报》2013,45(2):127-138
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的导向过程是灵活可控的; 与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刺激既可以捕获注意, 也可以被抑制。实验1通过操作匹配试验概率来诱发不同水平的抑制动机, 考察在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的导向作用中抑制动机的影响。匹配试验中有分心物与客体工作记忆内容相同。控制试验中所有搜索项目均与客体工作记忆内容不同。实验2保持实际匹配试验概率恒定, 仅通过改变指导语来调节抑制动机水平, 以排除练习的干扰。两实验结果均表明, 当抑制动机水平较低时, 匹配分心物会捕获注意; 而当抑制动机水平足够高时, 匹配分心物会被抑制。并且, 抑制动机水平的高低还会影响认知控制的效应量和时程。  相似文献   
2.
小学儿童规则发现的类比迁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庆林  徐展 《心理科学》2000,23(2):207-210
本研究以小学儿童为被试,证实了在策略提示条件下解决规则发现(合取规则和析取规则)的类比问题时,任务难度和表面相似性是影响策略的迁移的重要因素,并且发现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他们在问题解决时主要使用单维检验策略,多数小学儿童缺乏较强的元认知监控.  相似文献   
3.
有意遗忘效应是指要求记忆与遗忘的材料间回忆率的差异。在有意遗忘效应的各种理论解释中,选择性复述和提取抑制理论是最有争议性的两种理论,它们都无法解释全部的有意遗忘效应。文章着重介绍了工作记忆领域中的定向遗忘效应的研究,讨论了在有限的资源中,注意抑制与有意遗忘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工作记忆中的词长效应是指在即时序列回忆中短单词列的成绩优于长单词列的现象。该文首先回顾与词长效应有关的实验研究及阐述对应的理论解释,包括经典的语音回路理论和新近提出的特征模型、整合理论、项目位置权衡理论和SIMPLE理论等,然后介绍在这一方面运用脑成像技术研究的进展,如ERP,PET和fMRI方面的研究,为词长效应理论解释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接着讨论词长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最后简评各主要理论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策略发现的元认知机制和联结机制的三种交互作用理论,包括两种表征翻译理论和新近发展的竞争性谈判理论,并对这三种理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CT)是人类高级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作记忆容量(WMC)是个体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WMC能否预测CT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先从正向预测、负向预测和不能预测的角度分类总结了相关研究证据,然后用游乐园模型(APT)、双通道模型(DPCM)和注意控制理论(CAT)对不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了以往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测量WMC和测量CT的任务类型不匹配、测量CT的领域特殊性问题、忽略其他认知能力差异以及未考虑智力、人格等因素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等。最后,结合已有问题与当前的研究重点对未来研究进行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徐展  闫丹 《心理科学》2015,(2):496-499
颜色偏好是人在心理上所喜爱或偏好的颜色,性别是影响颜色偏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区分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结合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评述对抽象颜色和具体物色的偏好的性别差异研究进展,具体比较了打猎者-采摘者理论、视锥-对立对比成分理论、性别图式理论以及生态效价理论等,并且讨论分析了以往研究者在内容和理论解释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未来研究者应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深入探索颜色偏好性别差异的机制,期望整合得到解释力更强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8.
徐展  李毕琴 《心理学报》2009,41(9):802-811
工作记忆中的反词长效应(reverse word-length effect)指在对长词和短词混合的词表进行即时序列回忆时, 独立长词回忆成绩优于独立短词的现象。以汉字词语为材料通过3个实验探讨反词长效应的机制。实验1采用纯粹词表和长短词混合词表, 既得到纯粹词词长效应, 也得到独立词反词长效应。实验2削弱了长短词之间的词长差异, 结果独立词反词长效应消失, 且独立词回忆成绩优于纯粹词。实验3设计了视觉延迟条件, 得到与实验1类似的结果, 只是独立词反词长效应有所削弱。三个实验的结果并不一致, 无法用现有的语音回路理论或SIMPLE理论进行很好地解释, 理论的整合与创新显得非常重要。因此, 提出多重编码以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方式进行平行加工的观点进行更完整地解释。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文章从三方面总结了汉语声调加工的脑神经机制研究:1)声调加工是语言性质,还是语音性质;2)声调加工和音段音位加工的异同;3)声调加工与语调加工的异同。首先,汉语声调加工是语言性质,虽然有右脑的参与,但主要表现为左脑偏侧化。其次,汉语声调是一个独立的语音单位,声调加工与音段音位加工的脑神经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最后,声调加工与语调加工在脑神经机制上有一定相似性也有很大不同,虽然汉语语调加工主要是语言性质,但存在明显的语音性质。  相似文献   
10.
该文首先概述了关于创造性的一般问题,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对创造性研究前期的六大范型和近期主要的三种理论进行了述评,最后简评研究的现状并展望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