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觉寻求的人格特质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仲庚  张雨青 《心理学报》1988,21(3):106-1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近代研究。这一理论及其测量方法(SSS)起始于苏格曼(M.Zuckerman)有关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其意图在于测定最佳刺激水平的个体差异。本文回顾了近代研究文献,评述了(1)感觉寻求量表Ⅰ至Ⅴ的发展情况及四个分量表的意义,(2)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的研究,(3)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障碍的感觉寻求特点,(4)饮用酒精、吸烟及生活紧张易感性的研究。本课题将有助于正常和异常人格的研究,并提供了对行为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2.
特殊青少年感觉寻求特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优秀少年、少年犯和普通少年进行了感觉寻求特质、认知复杂性、棒框测验和心率的研究。旨在检验和证实F.Farley的有关理论:高感觉寻求者由于寻求刺激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两种不同的行为倾向;并深入探讨不同少年的认知和生理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少年犯和优秀少年比普通少年具有更高的感觉寻求倾向。优秀少年和少年犯寻求刺激的方面是不同的。优秀少年的认知复杂性分数较高,并倾向于场独立性特征,对新异刺激倾向于朝向反射特点;少年犯则具有较低的认知复杂性和场依存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儿童气质和人格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共分成三部分,首先介绍了目前儿童气质领域中缺乏研究一致性的状况以及主要原因,然后,介绍了成人人格研究领域中五因素人格理论的兴起和该五个因素在不同年代研究中的发展及其稳定性。最后,针对目前儿童气质和人格领域的状况提出了研究儿童期类似成人五因素人格结构的问题,并介绍了该项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编制的“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CPI)”, 对芦山地震灾区某大学1057名学生进行测试, 考察CPI在地震后大学生人群的应用, 并探讨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 性别、主观害怕体验和D型人格等因素能够预测PTSD症状的发生。CPI在地震受灾的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可用于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关于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对说谎时行为表现的研究、对说谎识别准确率的研究及测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说谎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研究显示人们对说谎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并不显著高于随机判断的概率。说谎者通常所表现出来的与说真话时不同的特点被称为“线索”,人们对说谎线索的看法与说谎者的实际行为表现并不一致。动机、互动特点、个体差异、沟通情境等因素对说谎和识别行为都会产生影响。网络沟通方式下的说谎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宁  张雨青  吴坎坎 《心理科学》2011,34(5):1137-1143
信任是建立在对他人的意向或行为的积极预期基础上而敢于托付(愿意承受风险)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家以及组织管理学家通过对信任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信任发展的二元互动模型、理性选择模型、动机归因模型和可信赖程度--合作双螺旋模型。背叛行为会对信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带来永久性的伤害。已有的关于信任的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表明:人们所表现出的信任行为与其催产素水平密切相关,而且信任与背纹状体、前脑岛以及处理奖赏信息相关的脑区--伏隔核、尾状核、腹内侧额叶/前额脑区底部和侧前扣带皮层--的活动相关联。尽管目前关于信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要解开信任的心理机制及其神经生理机制之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学习障碍儿童的基本能力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调查了184名学习障碍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运用因素分析方法获得了七个因素的简单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被命名为:视知觉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理解能力、行为问题、运动能力和感觉-动作能力,说明了这些基本学习能力的不足以及发生行为问题是导致儿童产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此外,除了行为问题之外,其它六种能力均无显着性的性别差异;所有七个方面的年龄差异均不显着,说明本样本中3到14岁儿童的学习障碍均有可能是由于这七种能力的不足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张宁  张雨青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61-1167
性格优点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它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研究表明性格优点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且性格优点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研究表明遗传、年龄、性别以及个体的宗教信仰可能会影响个体性格优点的发展及其表现。文章对性格优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寅  陈正根  张雨青  张宁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511-1517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民族差异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PTSD的发生率较高和症状反应与症状结构的差异。以美国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 这些差异主要是源于暴露水平、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汶川地震后, 有研究也发现羌族PTSD发生率高于汉族, 然而对于羌汉民族间症状反应的具体差异及其原因, 还并不十分明确。因此, 有必要在中国进行PTSD民族差异系统深入的研究, 这既有助于灾后心理援助工作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 也能够为从东方文化视角下理解PTS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回顾了国际上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较常使用的自评测量工具——事件冲击量表(IES)及其修改版(IES-R)和儿童版CRIES的发展和应用。并综合报道了在四川绵竹运用IES-R对956名受灾群众进行的测查结果。推论,5·12汶川地震后,将有大约一半的幸存者在一到两个月出现PTSD的主要症状,并具有比较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分数普遍高于男性,建议及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