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道德教育以谋求关于道德行为准则的共识为核心 ,可以避免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模式的弊端 ,使德育中的主体与客体、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 ,使德育服务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的培养 ,成为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道德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以其创始时期特有的典型形态,展现了实现道德主体力量自觉的阶段性和秩序性。对这种阶段性和秩序性内在联系的深入理解,必将有助于加深道德主体意识形成规律的认识,加强德育活动的科学性;对于促进人们道德认识水平逐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使更多的人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者和创造者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