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代恢复指通过想象他人资源恢复可恢复自身的资源。研究探讨了他人积极情绪的替代恢复及人际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331名大学生为被试,实验1和2通过消词任务消耗自控资源后,用文字材料呈现他人积极、他人中性情绪和自我积极情绪,用定价任务考察自控资源的恢复,实验2通过眼神测验测量人际敏感性。结果发现,自控资源消耗后,他人积极情绪组对商品的平均定价比他人中性情绪组低,且只在眼测得分高的个体中存在,他人积极情绪组与自我积极情绪组没有差别。研究证实了他人积极情绪对自控资源的替代恢复及人际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往对不同符号形式数字数量表征的ERP研究只应用以反应为原点分段平均分析方法,以及忽略对后期符号效应观察,从而造成对数量表征的考察不完善的状况,本研究利用ERP技术,结合借助潜伏期平移思想的以刺激为原点的分段平均方法,对阿拉伯与汉字小写的两位数数字的数量大小比较任务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在编码表征阶段存在差异,ERP结果中符号效应与距离效应无交互作用,但是在距离效应出现的同时仍然存在符号效应,说明不同符号形式数字的数量表征并非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会经历更多的生活压力,并有更少的应对资源,因此其健康状况面临更大的威胁。这些压力可能自胎儿期就存在,对健康产生累积性影响。社会经济地位低所带来的压力对生理的影响可以用适应负荷来衡量。适应负荷反映了压力状态下个体多个生理系统的综合变化,这些生理改变的累积对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会产生长期的重要影响。适应负荷理论为理解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有益的解释。同时,社会经济地位对适应负荷的影响受到环境压力、社会支持、个人特质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调节。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社会环境压力与适应负荷及健康后果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保护机制,为促进处境不利社会群体的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出生季节与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178名足月、顺产、健康、年龄在8-11个月之间的婴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室评价与访谈方法,对出生季节与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出生季节对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婴儿出生季节的不同,其爬行起始年龄存在显着的差异,冬季出生的婴儿较之于其他三个季节出生的婴儿其爬行起始年龄提前约2-4周;(2)婴儿在可能开始爬行阶段的气温与其实际爬行起始年龄间存在较密切的联系.随婴儿在平均爬行起始年龄前三个月平均气温的不同,婴儿的爬行起始年龄呈现出显着的差异,二者表现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本研究对可能影响婴儿爬行动作发展中季节效应的部分环境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师生关系教师评定量表,由14名班主任教师对498名3-6年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师生关系特点主要表现在冲突性、亲密性和反应性三个维度上.(2)快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3-6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可划分为3种类型:冷漠型、冲突型、亲密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23.0%、33.7%、43.3%.(3)师生关系随学生年级增长而变化.在师生关系各维度及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上升,积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消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398名初中学生为被试,以适度睡眠、合理饮食、口腔卫生、体育锻炼、防止久坐五类健康促进行为与冒险、越轨、吸烟、过量饮酒、冒险骑车五类健康危害行为为对象,对其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初中阶段青少年的健康危害行为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健康促进行为间的关系则较为复杂。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中阶段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主要包含了两个因素,其中健康生活习惯因素主要包括适度睡眠、合理饮食与口腔卫生三类健康促进行为;冒险生活方式因素则包括了冒险、越轨、吸烟、过量饮酒、冒险骑车五类健康危害行为以及体育锻炼、防止久坐两类健康促进行为。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追踪研究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000余名青少年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探讨了青少年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饮酒期望的发展和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一年来青少年的饮酒行为、饮酒消极期望和饮酒积极期望都显著增加;女生的饮酒行为和饮酒积极期望的增加都显著高于男生。(2)第二次测查时,青少年的饮酒行为、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消极期望高于一年前原同年级的学生。(3)饮酒积极期望、消极期望和饮酒行为之间的基本关系一年来没有发生变化:消极期望可能降低饮酒行为,积极期望可能增加饮酒行为,消极期望对积极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消极期望对饮酒行为的作用降低,积极期望的作用升高。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面临重要的生活转折, 其个人目标自主性对未来的无望感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192名大四毕业生为被试, 采用特殊目标测量法考察个人目标自主性, 用问卷评价社会支持与无望感, 探讨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 并分析社会支持和性别的作用。结果发现:(1)毕业前夕去向已经确定的大学生, 无望感更低;(2)大四毕业生目标自主性越高, 对未来的无望感越低;(3)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的预测受到性别因素调节。对于男生, 高目标自主性能够显著降低无望感;对于女生, 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社会支持对于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但是社会支持越高, 其无望感越低。由此可见, 大学毕业生建立自主的个人目标和改善社会支持对降低无望感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自主性的效应对男生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饮酒期望及其与饮酒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对 1 73 4名初中生的问卷测查 ,考察了当前初中生饮酒期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并进一步探讨了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初中男生的饮酒积极期望和女生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但饮酒的消极期望显著低于女生 ;( 2 )随着年级的升高 ,初中生的饮酒积极期望和消极期望都呈降低的趋势 ;( 3 )性别、年级、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行为都有显著的作用 ,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行为的解释率要高于饮酒积极期望 ;( 4)饮酒消极期望对于饮酒积极期望和饮酒行为的关系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抽取北京市8所小学495名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对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现状进行描述,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压力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小学教师心理资本水平普遍较高,男性教师的效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教师,低教龄教师的韧性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高教龄教师;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与职业压力、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职业压力在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