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煜 《法音》2005,(2):13-17
《续比丘尼传》六卷,民国释[1]震华(1908—1947)撰。震华法师俗姓唐,江苏兴化人,曾任上海玉佛寺住持。“师长于诗,擅画竹兰,颇有才艺。又精研佛史,尝编《佛教人名大辞典》,稿成,未及行世而示寂,世寿三十九”。《续比丘[2]尼传》上续梁释宝唱的《比丘尼传》,著录梁、陈、北齐、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比丘尼二百零一人,附见四十七人。该书之写成颇为不易,据他的学生超尘法师回忆,作者曾用三年时间,积稿盈尺,值一·二八抗战爆发,稿为弟子携走遗失。后又追忆前作,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再成此书[3]。而是书之写作,正体现了经过现代…  相似文献   
2.
张煜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3,26(1):51-59
本研究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在混和呈现条件下比较被试对隐喻句和类属句的加工时问,发现可理解性高的隐喻句的R_T不比类属句的慢。实验二在分组呈现条件下比较被试加工隐喻句与类属句的速度,结果与实验一基本相同。实验一、二中还发现类属概念的层次与语义加工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实验三比较了隐喻句对三类概念的启动作用,发现隐喻对自身的语义特征概念有明显的启动作用。根据三个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种称为特征联结的语义网络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孙世月  张煜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612-1625
自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疫情背景下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成为了一个受到关注的新兴问题。民众遵守社交限制措施和主动扩大社交距离对遏制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非常重要,而这些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受到疫情情境、疫情相关认知和情绪、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体心理特质影响。疫情情境方面,疫情严重性与民众报告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可能受到时间进程的调节;社交距离保持行为还存在地区特异性,疫情首发地民众遵守社交距离保持意愿和行为更主动、更持久。其次,疫情相关认知和情绪方面,疫情知识,感知到的疫情风险性、严重性、可控性和主观规范,以及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均可预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第三,作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不确定性回避程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因素,可能对民众在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及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后,个体认知特征中的自我控制、认知需求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可正向预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显示出社交距离保持行为中需要个体主动努力做出决策的部分;情绪动机特质中的健康风险回避倾向、厌恶敏感性、亲社会动机,社会认知视角下对科学和政府机构的信任,均可影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并且人际信任水平对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模式时间进程具有调节作用。 上述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可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保护动机理论和行为免疫系统理论进行解释。其中,计划行为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强调个体对行为情境、成本、结果、他人反应的有意识感知、计算等高认知资源需求的活动。而行为免疫系统理论主要强调在传染病威胁下自动化水平的感知和行为改变。三个理论从有意识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两个层面共同支持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存在威胁管理机制,是目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其次,保护动机理论所强调的应对评估、计划行为理论中的知觉行为控制要素,以及近期研究所发现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认知需求水平对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的预测,均提示可能还存在独立于威胁管理机制之外的自我效能感机制影响社交距离保持行为。最后,计划行为理论所强调的主观规范要素有利于解释社会文化背景及亲社会动机、社会信任等因素的影响,结合近期有关疫情污名化和社会分类相关研究进展,我们提出,疫情背景下的社交距离保持行为可能还受到社会认同机制的影响,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有助于更综合地体现个体与群体、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情绪认知过程及其与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心理特质的交互作用,构建双系统模型,例如基于熟虑-冲动双系统模型,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结合追踪及实验研究,明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疫情背景下社交距离保持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要想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一名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要开始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是法宝。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正常的医患关系,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气氛,最终成为一名质量合格、知识结构完整、综合素质全面,能迎接现代医学挑战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要想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一名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要开始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是法宝.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正常的医患关系,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气氛,最终成为一名质量合格、知识结构完整、综合素质全面,能迎接现代医学挑战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苏辙与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文人苏辙,一生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他早年对待佛教的态度,更多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欣赏的话,那么中年由于新旧党争,二度贬谪,佛教便越来越成为他精神上的支柱。晚年苏辙退居颖上,著书立说,三教调和的思想更加明显。所著《老子解》,宣扬“复性”论,融通儒、释、道。所有这些,在他的诗文中也都有所反映。他的佛教信仰,综合了文化、宗教、哲学、实践多个层面,而这一切,又和他一生的遭际、交游、个性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