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的语境信息对抽象句和具体句回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0,23(4):57-62
本实验用汉语材料进行实验,考察了语境信息对抽象句和具体句回忆的影响。在实验Ⅰ中抽象目标句和具体目标句镶嵌在随机语境或主题语境中。在随机语境条件下,被试对具体句比抽象句具有较好的回忆成绩;而在主题语境下,两种类型的句子之间的回忆成绩没有差异,具体性效应消失。实验Ⅱ增加了部分整合语境,在这种条件下,构成语境的主要名词与主题语境相同,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结果发现适当的语境对抽象句的回忆有促进作用,部分整合语境的促进作用位于随机语境和主题语境之间。语境对具体句的回忆没有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语境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2.
用户换位型思维是创业者进行机会识别并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但已有研究忽视了其模式、形成机理及对机会信念绩效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基于结构映射理论与注意力参与模型解构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包括吸收式、归纳式、启发式和分析式;然后,从“个体-用户”双元视角探讨与用户有关的先验知识、灵活的角色导向、认知复杂性以及用户需求不确定性和碎片化等因素对用户换位型思维形成的正向影响;最后,以机会信念形成速度和创新性为绩效指标,阐释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对机会信念形成绩效的影响,并考察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调用自身知识结构的认知管理策略对用户换位型思维模式与机会信念形成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将丰富用户换位型思维的内涵,拓展结构映射理论与注意力参与模型的解释范围,也为指导创业者运用用户换位型思维去识别机会提供参考,对创业者思考与理解用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境和具体性的问题在知识的认知表征中占有重要地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心理学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主张。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具体材料比抽象材料容易学习、理解和记忆.但是在适当的语境下这种具体性效应却消失了.Kieras(1978)提出的语境有效模型从语境信息的角度做出了较好的解释.这个模型认为言语加工过程中附加的语境信息对于我们所要理解和记忆的材料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抽象材料附加一段语境信息,将使抽象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得到改善.本文介绍了语境信息对抽象材料和具体材料有不同影响作用的一些理论和实验的近期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安徽省有关单位(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安徽大学哲学系、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省委讲师团哲学教研室、徽州地委党校)联合发起的全国真理问题讨论会,于1985年5月13日至18日在屯溪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144人,提供论文、资料150多篇。与会者一致认为,研究真理问题对于我们今天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5.
最开始的问题:在7·20美国《蝙蝠侠》首映式枪击案和其他类似惨剧之后,一些研究学者经常认为杀人者是受到暴力电影的影响而去实施此类犯罪,媒介中的暴力内容真的会导致暴力行为吗? 1.引言 令人震惊的惨案时不时就发生一起,并且经常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07年发生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导致了32人死亡,同时有多人受伤。一些学者宣称在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中有很多这样的暴力内容,应该为这种现象负责。  相似文献   
6.
7.
冯玉珍撰写的《新唯物主义———新理性主义》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全书528千字。作者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思路和关键文本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认为马克思哲学和西方文化有紧密的关联,是西方理性文化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同时也是新的理性主义,对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该书共有3篇11章。第1篇题目为“马克思的生活之路和思之路”,主要从文化渊源上,阐明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它突破了以往研究马克思思想脱离西方文化传统继承性的“孤立思想体系”的片面性缺点,恢复…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多层次、立体型、网络状的。居于最高层次的是宏观的哲学认识,其次是中观的心理层面的认识,再就是微观层面的生理的或本能的认识。由于受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以往的认识论只重视研究宏观的理性认识,而忽视中观和微观的非理性认识,这是我们以往在认识和实践中失误的主要的理论根源。认识是从形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因此,为了弥补以往认识论研究中的缺失,就必须研究非理性认识及其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著名乡镇文化通》简评张浩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其深刻的内涵乃是历史创造。就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而言,文化也就是人化、社会化。这就是何畏主编的《中国著名乡镇文化通》一书给文化下的定义。该书前不久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紧紧抓住人的这种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张浩 《心理学探新》1992,(3):30-34,51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目前各国已经把阅读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阅读过程的本质上,以期找到能够较好地解释阅读现象的模式。许多心理学家通过较多的研究,提出了阐明阅读过程的一些理论。一般来说,这些理论可以分为三类:自下而上的理论,以高夫(Philip B.Gough)的模型为代表;自上而下的理论,以哥德曼的模型为代表;相互作用的理论.以鲁梅哈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