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5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特质焦虑、压力知觉、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压力知觉在特质焦虑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特质焦虑既对网络成瘾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压力知觉产生间接影响;(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压力知觉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随着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增加而减少。大学生特质焦虑、压力知觉、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网络成瘾共同构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医西传面临语言、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挑战N.A.R.魏杰张晔译前言在过去的30多年里,针灸已成为西方社会很普及的一种治疗方式。如最近的大众传媒报导:每四个美国人中有一个已有过针灸的体验。针灸对西方人来说,不再是新鲜事了。在欧洲,这种治疗的最早报导可追朔...  相似文献   
3.
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反映了他对"社会杀人"的不满并以儒者的立场对此批判——社会让理想主义青年死亡,环境让父子身份错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舍身取义"中的矛盾——杀人的刀,究竟应刺向哪里?"功利"的社会是儒家"现世"的体现,"舍身取义"、怀揣理想又是儒者的精神所在,杨德昌并未在电影中告诉我们两者应如何调和而"不越矩"。  相似文献   
4.
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力平  张晔 《心理科学》2002,25(2):228-230
近年来,儿童对心理的理解成为了认知发展,尤其是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在诸如儿童对感知、思维、情绪、愿望以及信念的理解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卓著。儿童对于此种心理的理解通常被称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理由是:第一,心理状态是理论概念,其存在得不到证实。我们是拥有了关于心理状态的理论,并将其归咎于自己及其他人的。第二,关于心理的知识具有理论的基本形式和要求(详见Wellman,1990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医学起源的多元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