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德治国"谁为主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以德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还论述了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以及要实现"以德治国"就必须加强以人民为主体的权力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产生文化创意产业。该产业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能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强化社会凝聚力,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失联效应与波及效应出发,对其国民经济影向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儿童何时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三维时空关系中逐步懂得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它的真实现实;何时以及如何正确地理解对于同一客观事物,由于观察主体所处的具体认知条件及认知背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从而能辩证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的认知条件下思考问题,这些对他的认知能力的不断完善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发展心理学界曾做过大量研究:50年代——70年代早期关于儿童能否从别人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研究认为:年幼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4.
5.
张晓东 《学海》2014,(4):11-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成功推进这一"灵魂工程",需要遵循五大规律:思想"灵魂"建设与现实经济运动相适应规律;整体与要素相统一的系统规律;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规律;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规律;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6.
张晓东 《学海》2007,3(3):51-56
准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围绕行为的功利标准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理论争论。两派的争论打破了元伦理学此前的一统天下,推进了当代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但这只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同一理论谱系的内部争论,它没有也不可能超出旧功利主义的传统理论基地。唯物史观在深刻揭示、批判功利主义理论之资产阶级道德意识形态本质的同时,在正确理解的功利基础上,实现了对新旧功利主义的理论超越。  相似文献   
7.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东 《学海》2006,(3):12-15
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和执政能力是在执政实践中发展起来并动态地展开其有机互动关系的,前者构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政党伦理在理论框架上展现为一个包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群众路线的根本原则和政权运作界面的权力道德等三大层次的立体结构。政党伦理建设在方法论层面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监督和制度建设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方法初探●李兰芬张晓东新时期道德建设应体现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之系统精神,从舆论建设、人格建设、规范建设、行为建设四个方面入手,在对四者有机联系的正确把握基础上建立起完善、高效的道德运行机制,以正确引导、调理和重新规范...  相似文献   
9.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循着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互动逻辑,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双重否定”式的“路径”选择:第一重否定是市场经济之物化的主体精神对计划经济之抽象集体主义的否定;第二重否定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来否定后者利己拜物的自发倾向,并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主体精神与社会本位主义的有机统一,使集体主义道德摆脱抽象性,从天国重返人间。  相似文献   
10.
家具的出现和存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功能。在家具设计中,造型、材质和色彩等无疑成为了家具设计的典型特点。当前社会。视觉效果已经成为了家具选择的首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了创新设计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