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4年,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涂成林先生推出了专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325页)。这大概是国内80年代以来从比较冷静的思想发展角度研究现象学问题的第一部著作。所以它的出版对于促使中国现象学研究跨过接受阶段,走上自立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它是由“经济勇进”的南国学子率先推出,更令既注重文化传统积  相似文献   
2.
三、耶拿体系草稿研究黑格尔耶拿时期(1801—1807)的主要作品有:《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区别》(1801年正式发表),关于行星轨道等自然哲学方面的求职论文,几篇发表在与谢林合办的《哲学评论杂志》上的文章,一系列有关德国宪法讨论的政治短文,三部写作于不同年代的论哲学体系的草稿,再加上《精神现象学》(1807年正式出版)。与早期著作一样,黑格尔耶拿时期的作品也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他的嫡传弟子和新黑格尔主义者始终重视成熟黑格尔和定型的体系,相比之下,处在萌芽状态的耶拿体系手稿则显得凌乱,没有价值。第二,绝大部分耶拿作品直到1915—1935年间才相继问世,原始材料的姗姗来迟也影响了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由全德哲学协会组织的德国第15届哲学大会于1990年9月24—28日在联邦德国的汉堡举行。哲学协会主席、汉堡大学哲学教授施奈德巴赫(Schnaedelbach)主持了大会。与会代表约700人,分别来自15个国家,以联邦德国的哲学工作者为主,还有35名来自原来的民主德国,他们多是年青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最低限度的道德》第二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 在镜子的背后。——作家应小心翼翼行事的第一条规则:对每篇文章,每个章节,每个段落都要仔细看看,看它们是否足够清楚地表达了中心题材。谁想表述点什么,他就受此驱动,以至让自己随波逐流,却不对此作一番反思。人们想“在思想之中”的目的太迫切,却忘记了去说那些他们想说的东西。 没有任何一项改善太微小和太不足挂齿,以至不应当把它付诸实施。在成百上千的  相似文献   
5.
1995年3月6-8日,由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和德国汉诺威哲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中德经济秩序理论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与会德方代表6人,中方代表18人。研讨会围绕以下五方面进行:伦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建立有序经济市场的策略和问题;市场经济中的法规建设及其实施;作为文化伦理现象的市场经济;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涉及到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哲学和伦理等领域和学科。其中尤以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如何把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文化与哲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等问题引起与会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五、黑格尔的政治论和法哲学近百年来,由于人们一直把研究重点放在黑格尔的逻辑学和思辨哲学体系上,导致了一种错误的看法,即认为黑格尔是逻辑主义者,他忽视人和人的自由解放问题。这纯粹是对黑格尔的误解。终生偏爱政治事实上,黑格尔一生都关心当时的政治形势,追踪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发展,潜心研究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哲学。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加了评语的政治译文(《关于瓦特邦和伯尔尼城先前国法关系的密信》1797),临终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论政治问题的(《论英国改革法案》1831)。他的一生,如同他自己在给友人信中表明的那样,“都对政治有一种偏爱”。因此,可以说,不了解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就不能了解他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对走向统一的欧洲的思考——《欧洲的精神遗产》简介张慎1989年以来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变化的最重要结果就是使欧洲统一的社会理想成为一个现实的政治过程。自1991年《马斯特里赫》条约以来,“欧洲统一”步入快车道。处于世纪之交的欧洲,既面临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种种社会问题和危机所困惑: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一致无疑会影响统一进程。哲学必须面对现实,反思历史和未来。一度以来,西方哲学变得十分保守,畏缩在学院的高楼里或讲堂上,几乎与现实和社会断绝了联系,似乎重新成为时代的…  相似文献   
8.
张慎同志在联郑德国留学期间,搜集了不少有关研究黑格尔哲学的第一手资料。为此,我们特约请她撰文介绍联邦德国的黑格尔哲学研究概况及其新动向,由于该文文字较长,我们将分三次刊登。这个资料如能有助于我国对黑格尔学的研究工作,我们与作者一样将感到莫大的欣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