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过论道教中国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来理解道教,正确认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个人的研究.恐怕也是最占老的那部分。众所周知,关于这点,中国传统上本来就是这么主张的。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这个“教”与西方对宗教所理解的“教”有所不同,意思主要是“教化之道”。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济源市济渎庙藏有一碑,整理者暂定名为济渎庙灵符碑.笔者经过查阅<道藏>及相关正史史料,谨就管见所及对碑文、符图进行尝试释读,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3.
正讨论道教中国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来理解道教,正确认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个人的研究,恐怕也是最古老的那部分。众所周知,关于这点,中国传统上本来就是这么主张的。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这个"教"与西方对宗教所理解的"教"有所不同,意思主要是"教化之道"。提到中国的宗教,  相似文献   
4.
官道是明代道教与皇室政治相互结合,承接国家重大祭祀事务的产物。明代的官道体制是有明一朝最具制度创新性的国家重大礼制,该制度主要奠基于明初太祖、太宗时期,对于我们理解明王朝体国经野的独特立国精神具有很重要意义。目前历史学界、道教研究界均未见有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并予以认真探讨。本文重点探讨茅山、齐云山的官道及其所承担的国家祭祀、与明代官道网络的关联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神岳中岳庙承担的国家祭祀进行系统梳理,就中特别探讨道教在中岳庙的国家祭祀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由道教渗入中岳庙的国家祭祀仪典一事,可以看出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涉个体宗教信仰,而且也体现在国家政治文化等礼制层面。  相似文献   
6.
关于道教起源及分期的问题,近年以来在道教研究界引起热议。这一问题意识不仅关涉道教,以此连带还涉及对道教精神的重新理解。本文以元代全真教对诸如道教起源及分期、道教与道家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为切入点,展示道教历史上关于上述问题的看法,并指出应摆脱近代以来以西方近代学科分类标准对道教的理解,重新探讨道教的起源及分期。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论争就思想层面看,主要表现为佛教与道家、道教两种不同思想体系的争论。佛教与道教虽然都是以出世主义为导向的宗教信仰体系,然而由于双方在了证的终极境界、对生命价值的看法以及思维方式等诸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二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论争中,思想之间的交锋极为激烈。本文主要从终极了证境界、思维方式、菩提与道等三方面着手,研究魏晋至隋唐时期佛道二教哲学思想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近代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及其追随者的内丹思想,认为陈撄宁学派所谓“仙学”是明清内丹思潮发展的结果,构成民国道教发展的一种新型。式对内丹内含的科学因素及其理论,通过对陈撄宁学派之介绍作了新的评析  相似文献   
9.
官道是明代道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以往道教研究均未见有人提及。所谓官道是指明代以正一教为主体的新旧符箓派与国家政治高度融合,进入国家政制,承担国家祭祀重任的政治道教集团。官道虽然以正一教为主体,然而又并不等同于正一教,凡是没有进入国家政治体制的正一派也不属于官道。本文对明代官道的称名、缘起及正一真人与官道的关系等予以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唐宋变革的社会背景下,道教也迎来了新的局面,新教派的出现是道教应对这一巨大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全真教作为新教派之一,从建教伊始便坚持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并紧紧抓住中国精神传统中的核心--性命问题作为立教之本,这是道教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革新与发展,坚守住中国化基本方向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