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刻板印象是人们有关群体的行为特征与特质属性信念化的认识, 它多以语义图式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依据激活过程中意识参与程度的不同, 刻板印象具有内隐和外显两种表现型。不同于双加工理论“自动激活+认知控制”的研究视角, 本项目计划从内隐/外显记忆的多重记忆系统模型出发, 试图检验内隐与外显刻板印象在表征机制和激活过程上的差异。现有的多重记忆系统模型虽能解释内隐和外显刻板印象在记忆存储与提取上的机制差别, 但却无法阐释二者语义表征带有的心理理论特性以及二者的认知控制过程。有鉴于此, 本项目拟吸收“镜像系统−心理化系统”模型和双加工理论各自在特质与信念加工以及刻板印象认知控制上的理论优势, 深入探索内隐和外显刻板印象的分布式表征机制。借助ERP技术的时间过程优势和fMRI技术的脑区动态因果建模优势, 研究结果将最终揭示刻板印象分布式语义表征的动态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过度投入理论与激活反弹理论对瓶颈理论的质疑出发,采用ERP技术检验了情绪性注意瞬脱的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行为结果显示,以恐惧面孔为T1,中性场景图片为T2,则恐惧面孔T1相对中性面孔T1显著降低了中性T2的识别正确率,进而诱发了情绪性注意瞬脱。ERP结果进一步显示,相较于中性面孔T1,恐惧面孔T1诱发的情绪加工影响了代表中枢加工资源的两阶段P3波幅,使得其始终高于代表标准注意瞬脱的中性面孔T1条件和代表非注意瞬脱的单任务基线条件。以上结果证明,情绪性注意瞬脱形成自情绪性T1加工所诱发的中枢资源过度投入,而非源自中枢资源瓶颈。  相似文献   
3.
智力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教育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常洁 《心理科学》2003,26(4):676-679
当代智力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从静态智力观走向动态智力观、从纯智力观走向文化智力观、从单维智力观走向整合的智力观。这些新进展给予教育新的启示:智力开发能成为教育的现实的目标;正确认识个别差异,实施多元评价;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发智力;将智力开发当作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