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夏代积年与"五星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富祥 《管子学刊》2005,(3):116-119
文献所见夏代积年的431年之数,当是西汉末由《三统历》谱推排而来的;现存推求夏年的比较可信的参考数据,仍是古本《竹书纪年》所记的471年.古籍中有关上古“五星聚”的记录,皆出于西汉《太初历》颁行以后的虚构,不能作为推求古史年代的天象依据.  相似文献   
2.
逢国考     
张富祥 《管子学刊》2010,(4):117-125
古代逢族为豢龙族的一支,源出传说的祝融部,因与姜姓族群通婚而为姜姓。夏代后期,其族居于今豫东鲁西,商汤灭夏后归服于商,被封于齐地,取代斟氏为诸侯,国名齐。其都邑初在今邹平境内,后迁于青州附近,商晚期为斟氏后裔所逼,再迁于今高青境内。商末助商王朝平定东夷反叛,周初复支持商王室嫡裔武庚起兵反周,与薄姑氏同为周人所灭,其国族亦被迁徙于今济阳境内,成为周王朝新封姜齐政权的附庸。  相似文献   
3.
《老子》校释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鱼不可脱于渊”今本《老子》第三十六章的“鱼不可脱于渊”一语 ,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脱”作“说” ,傅奕本、范应元本作“亻兑” ,诸字古通用 ① 。惟敦煌写本《老子想尔注》此字作“胜” ,当是抄误。历来解《老》者释此语 ,几乎都照字面意思讲为鱼不可脱离渊池。据现在所知 ,《后汉书·隗嚣传》载嚣将王元之语 ,已引称“鱼不可脱于渊 ,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 ,可见此种理解至迟到西汉末已经流行。不过在现存《老子》注本中 ,此解最早还仅见于《想尔注》。其文云 :诫 (道教戒条 )为渊 ,道犹水 ,人犹鱼。鱼失渊 ,去水则死 ;人不…  相似文献   
4.
先秦私学的纲领──《论语·学而》篇首章释义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开卷《学而》篇的第一章(下简称“学而”章),便非常醒目地记录了孔子的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人称“字字皆碑”,在中国人中间的影响极为广远深切。后世明通的理解,以为第一句话意在提倡勤奋学习、“温故而知新”;第二句话意在主张关心国家大事,借朋友的往来调查研究;第三句话则是讲求心性涵养的:人家不了解你,你不要抱怨;只要你有道德学问,迟早会有人赏识你。──这样理解,自然与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本色相契合;可是这样,三句话…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鲁文化的渊源及其发展,谈及儒家学派的形成,并进而分析孔子思想的诸特征。作者不同意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礼或仁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了道为孔子思想核心的意见并进一步肯定孔子是主张君主专制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6.
上古王官文化起于原始宗教祭祀,至商周之际渐由“神本”转向“人本”。西周巫官衰而史官兴,典章文献的制作、整理和保存远超于前代,王官文化日益摆脱神学独断,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儒学发生的文化主源。东周“礼坏乐崩”,王官文化下播,民间私学兴起,原始儒家依托私学传布周官典籍,逐步上升为独立的学术力量。春秋战国之交,孔子不拒远近,“有教无类”,将旧有及新起的民间私学联成一个层级的私学网络,标志着原始儒家学派的正式成立。作者不同意把儒家的起源推溯至商代,认为“儒”本为民间私学之师,只能是春秋历史的产物,并进而就“儒”的原初身份特征及其名称的来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文中还谈及儒学发生的文化史意义和儒家学说既保守又开明的双重文化立场,提出原始儒家是中国早期“知识阶层”的核心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吕氏春秋》引用《易经》诸例,历来校释诸家的解说多有歧义,还存在不少问题。这里统加检视,并提出个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